2025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垫江县地处重庆市中部,全境地势北高南低,是典型的丘陵县。垫江县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丘陵河谷以及河流两岸的浅丘及平坝地带。耕作地块细碎,可达耕作区的田间道、生产道路较少,机械化程度低等各要素资源整合受阻。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耕地撂荒现象普遍。完成下面小题。
1.
垫江县耕作地块细碎化和耕地撂荒普遍的原因分别是(
)
A.
地形起伏和土地盐碱化
B.
产权制度与洪涝灾害
C
.
城镇化建设与洪涝灾害
D.
地形起伏与外出务工
2.
垫江县耕作地块细碎化的主要影响(
)
A.
单位面积产值低
B.
生产规模较小
C.
农业生产类型多样
D.
基础设施完善
3.
缓解垫江县耕地要素资源整合受阻的合理措施(
)
A.
推进农田综合整治
B.
政府补贴提高耕地收益
C.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D.
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
【答案】
1. D 2. B 3. A
【解析】
【
1
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垫江县是
“
典型的丘陵县
”
,地势北高南低,耕地分布在中部丘陵河谷及浅丘地带,地形起伏导致耕地分散、地块小且不连片,形成细碎化特征;
20
世纪
90
年代后撂荒现象普遍,结合时代背景(农民工进城务工潮),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失,耕地无人耕种,
D
正确。
“
土地盐碱化
”
不符合垫江县湿润的丘陵环境,
A
错误;
“
产权制度
”
和
“
洪涝灾害
”
题干未提及,
B
错误;
“
城镇化建设
”
可能影响耕地占用,但非撂荒主因,
C
错误。故选
D
。
【
2
题详解】
地块细碎化直接导致耕地分散,难以集中经营,生产规模较小,
B
正确;
“
单位面积产值
”
取决于作物品种和技术,与地块大小无必然联系,
A
错误;
“
类型多样
”
是结果而非直接影响,
C
错误;
“
基础设施完善
”
与题干
“
田间道、生产道路较少
”
矛盾,
D
错误。故选
B
。
【
3
题详解】
农田综合整治可通过土地平整、道路修建等直接整合资源,提升机械化水平,
A
正确;政府
补贴提高耕地收益,短期有效,但未解决细碎化根本问题,
B
错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与资源整合无直接关联,
C
错误;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针对灌溉,非题干核心矛盾,
D
错误。故选
A
。
江苏省如东县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
2024
年,如东县新能源发电量占全县全社会用电总量的
140%
,实现
“
绿电
”
净输出,受新能源发电特点的影响,储能电站
【地理】2025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