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一试卷 初一历史上

广东东莞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期中历史试题

期中试卷 部编版 2024年 2023年 广东省 东莞市 格式: DOCX   16页   下载:0   时间:2024-01-13   浏览:3620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广东东莞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期中历史试题 第1页
剩余15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广东省东莞市外国语学校 2023-2024 学年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 12 月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 . 1965 年 5 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省某县发现了下图的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约 170 万年。这就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 A .元谋人 B .山顶洞人 C .北京人 D .半坡人 2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主要通过(     ) A .神话传说 B .史书记载 C .学者推断 D .考古发掘 3 .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下图的考古发现可以证明北京人(      )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A .会建造干栏式房屋 B .会磨制石器作为工具 C .生活在旧石器时代 D .可以打造木结构水井 4 .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成排榫卯相连的木桩、大量的横板和竖板,是木桩插于地下,上面以木板等拼接的房屋建筑遗留下来的痕迹。该房屋建筑被称为(     ) A .半地穴式建筑 B .干栏式建筑 C .圆形洞穴建筑 D .栽柱式建筑 5 .考古学家发现 , 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淄桥区的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 , 贮藏用的粮穴和饲养牲 畜的圈栏。据此推断 , 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 .集体群居 B .采集渔猎 C .农耕定居 D .铁犁牛耕 6 .下列各图中,半坡人居住的房屋最有可能是 A . B . C . D . 7 .粟的粮食古农书称为粱,糯性粟为秫。甲骨文 “ 禾 ” 即指粟。后来人们把一种比较细的梁叫做粟,北方人把粟米叫做小米。我国古代最早种植这种粮食作物的先民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8 .华夏儿女同相同祖。血脉相连。被尊称为华夏儿女 “ 人文初祖 ” 的是(      ) A .炎帝和黄帝 B .尧 C .舜 D .禹 9 .《周易 • 系辞下》记载, “ 黄帝、尧、舜 …… 舟楫之利以济不通 ” 。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记载中 “ 舟楫 ” 的是 A .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罐 B .河南舞阳出土的七孔骨笛 C .重庆巫山出土的筒形瓶 D .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 10 . “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华夏族是单一民族发展而来 B .华夏族是众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中逐渐形成的 C .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 .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11 .下面是位于长江下游的良渚古城遗址平面图(部分)。据此图可知。良渚古国(      ) A .与半坡人生活场所一样 B .丝织业水平较发达 C .是中华文明唯一起源地 D .阶级分化比较明显 12 .河南安阳发掘的 “ 妇好墓 ” (商王武丁夫人墓)中的玉器,经化学成分分析,与新疆和田玉的成分一致。据此推测合理的是 A .中原与西北地区存在联系 B .中外科技交往历史悠久 C .丝绸之路的开辟始于商朝 D .商朝统治中心远及新疆 13 .史学上有 “ 左图右史 “ 之说,小明同学利用地图(如下图)进 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内容应是(     ) A .西周分封 B .春秋五霸 C .战国七雄 D .秦灭六国 14 .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削减或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宗法制 D .分封制 15 .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精神文明的重大成果。我国早在商朝时期便有了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商朝 “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 是指(     ) A .甲骨文 B .小篆 C .隶书 D .草书 16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如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汉朝 17 . “ 德圣孝祖 ” ,舜当上部落首领的方式是(     ) A .通过激烈的部落战争,战胜其他部落 B .通过禅让制,尧将首领位子传给他 C .凭借家庭特殊地位、继承部落首领的位子 D .通过治水建立功业、受到人民受戴,被推选为部落首领 18 .如下图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     ) A .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B .郡县制必然取代分封制 C .社会动 荡,兼并战争不断 D .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崛起 19 .从战国时代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兵器、农具和器皿都是铁制的,许多学者认为,正是因为铁制农具的大量使用。这几个世纪农业产量才迅速增加。由材料可知这一时期的 特点是(      ) A .生产力得到迅速的发展 B .手工业非常发达 C .改革变法成为历史潮流 D .诸侯兼并战争不断 20 .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五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次。据鲁史《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三次,朝见晋国国君多达二十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 .中央集权加强 B .周王室衰微 C .社会和平稳定 D .儒学居主导地位 21 .《太史公自序》软 “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授者不可胜数。 ”
广东东莞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期中历史试题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