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第二学期
八年级历史期中作业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小题,共
40
分)
1
.此次会议于
1949
年
9
月在北平隆重召开,来自党派、区域、军队、团体等各方面代表
662
人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指出:
“
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
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
”
这里的
“
工作
”
是指
(
)
A
.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B
.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
.提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
.周恩来曾说: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
这两个
“
天安门
”
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
A
.五四运动戊戌变法
B
.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D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
.
1950
年,帝国主义侵略者将战火烧到我们的家门口。中国人民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这场战争是
(
)
A
.中法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抗美援朝战争
4
.
“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
为此,中央人民政府
(
)
A
.在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B
.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5
.下面统计图中的
“
某时段
”
应是
(
)
A
.
1911-1918
年
B
.
1949-1956
年
C
.
1958-1965
年
D
.
1978-1985
年
6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的是
(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市场经济体制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政治协商制度
7
.下面两则老广告可共同佐证
(
)
A
.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
B
.抗美援朝运动的开展
C
.三大改造的实行
D
.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
8
.学习历史应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
A
.
1954
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一五计划期间建造武汉长江大桥
C
.
1956
年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下线
D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
.在万千中国人忍饥挨饿的困难时期,他选择了躬耕稻田;在被问及中国是否可能再次面临粮食危机时,他果断回答:
“
不可能了!
”
下列选项中对
“
他
”
及其贡献表述正确的是()
A
.他是王进喜,以铁人志制服大庆井喷
B
.他是焦裕禄,靠赤子心改变兰考旧貌
C
.他是邓稼先,用原子弹保卫国家安全
D
.他是袁隆平,凭杂交稻端稳中国饭碗
10
.如表所示内容反映出模范人物共同的优秀品质是
(
)
模范人物
言论
焦裕禄
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兰考
邓稼先
天底下的路都是从无到有走出来的
A
.助人为乐
B
.勇攀高峰
C
.艰苦奋斗
D
.身先士卒
11
.标语口号体现了时代特色。在某些旧报上我们还能看到
“
以阶级斗争为纲
”
、
“
以钢为纲
”
、
“
以粮为纲
”
等标语口号。其中
“
以阶级斗争为纲
”
反映的是
(
)
A
.三大改造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
D
.文化大革命
12
.
“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
”
开启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征程的是
(
)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四大
13
.
1979
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中说:
“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
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
“
兴奋心情
”
的主要是
(
)
A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B
.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了大包干
C
.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D
.人造地球卫星首发成功
14
.对联
“
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层浪
”
的横批应为
(
)
A
.翻身解放
B
.对外开放
C
.联产承包
D
.公私合营
15
.
“
1979
年以来的两年时间中,这个队就向国家交售了
10
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总产量。
”
材料体现了
(
)
A
.土地革命的作用
B
.包干到户的成效
C
.国企改革的意义
D
.新发展理念的落实
16
.海尔集团是当今家电行业著名品牌,但
1984
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海尔集团前身)厂长的张瑞敏说:
“
欢迎我的是
53
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
A
.增强企业活力
B
.为企业包销产品、
C
.实行联产承包
D
.企业全面私有化
17
.
20
世纪
90
年代初,及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
(
)
A
.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B
.确定海岛为
经济特区
C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D
.提出工作梦的宏伟蓝图
18
.改革开放初期有学者认为,经济特区会沦为过去的
“
租界
”
,利用外资创办中外合资企业是西方国家资本输出、经济侵略的表现。这反映出当时
(
)
A
.对特区的认识存在分歧
B
.经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