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
质量监测试题七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
35
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距今约
170
万年,生活在我国云南的远古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2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建造半地穴圆形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的原始人类是(
)
A
.半坡人
B
.山顶洞人
C
.北京人
D
.河姆渡人
3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是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最重要贡献的两位部落联盟的首领是
A
.黄帝和尧
B
.黄帝和炎帝
C
.黄帝和舜
D
.黄帝和禹
4
.
1987
年北京周口店远古人类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
世界遗产
”
清单,下列早期人类中,先后在此遗址生活过的远古人类是:(
)
①
元谋人
②
北京人
③
山顶洞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
D
.
②
5
.
“
民以食为天
”
,从野食充饥到水稻和粟的种植是远古人类生活史上史无前例的飞跃,你知道我国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远古居民分别是什么人吗?
A
.元谋人、北京人
B
.元谋人、半坡人
C
.河姆渡人、半坡人
D
.河姆渡人、北京人
6
.对春秋时期战争的评价,以
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巩固了周王室
B
.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C
.有利于民族交融
D
.给人民带来灾难
7
.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
A
.种植水稻
B
.饲养猪、狗等家畜
C
.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D
.使用磨制
农具
8
.战国时期,在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下列思想家与其主张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
.墨子
—“
兼爱
”“
非攻
”
B
.庄子
—
仁者爱人
C
.孟子
—“
仁政
”
D
.韩非
—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9
.下图所示是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秦朝文物,正面的砖文为:
“
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
该文物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
①
砖文的字体为小篆
②
内容是歌颂秦的统一
③
制作年代在公元前
221
年之前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①③
10
.秦统一全国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对促进我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是(
)
A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兴办太学
B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C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D
.颁布
“
推恩令
”
11
.(武王)
“
封功臣谋士,
……
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
”
材料体现的是
A
.周初分封
B
.商鞅变法
C
.秦设郡县
D
.汉初分封
12
.下图反映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层层分封,权位世袭
B
.中央集权,皇权至上
C
.权分三省,制约平衡
D
.重文轻武,削弱相权
13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
“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
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小篆
D
.
隶书
14
.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15
.秦长城的起点是(
)
A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
.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
.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边
D
.西起长安,东到罗马
16
.正确评价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关于秦末农民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爆发于大泽乡
B
.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C
.建立过农民政权
D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17
.美国学者罗兹
·
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
“
中国人
至今仍然称自己为
‘
汉人
’
,他们因为是汉代首次确立的典型中国文化和帝国伟大传统的继承者而甚感骄傲。
”
在某种意义上,
“
汉
”
代表了中国,其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
B
.卫青、霍去病率军大破匈奴
C
.张骞出使西域
D
.汉武帝刘彻具有雄才大略,创造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使汉朝的声威远播欧亚大陆
18
.在学习汉武帝的
“
罢黜百家
”
时,同学们对
“
百家
”
的理解产生了分歧,汉武帝
“
罢黜
”
的
“
百家
”
是指(
)
A
.诸子百家
B
.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
.法家和墨家
D
.道家和兵家
19
.
“
有志者
,
事竟成
,
破釜沉舟
,
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
,
天不负
,
卧薪尝胆
,
三千越甲可吞吴。
”
此联所涉及的两个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
)
A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B
.秦末和春秋时期
C
.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
D
.秦初和汉初
20
.
“
推恩令
”
是汉武帝刘彻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一项重要法令。提出
“
推恩
”
这一计谋的大臣是(
)
A
.董仲舒
B
.卫青
C
.李斯
D
.主父偃
21
.
“
以酒为池尽作乐,炮烙之刑极淫威
”
这副对联描绘的是商朝最后一位君王的暴政,他是(
)
A
.汤
B
.纣
C
.桀
D
.启
22
.秦朝
确立了
“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
的规制。这反映出秦朝政治的本质是(
)
A
.皇权专制
B
.任免官吏
C
.思想控制
D
.言即法律
23
.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这四句诗中提到的
“
阳关
”
解释分析内蒙古莫力达瓦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