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二试卷 高二语文上

【语文】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期末试卷 含参考答案 2025年 2024年 陕西省 格式: DOCX   19页   下载:1   时间:2025-05-27   浏览:47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语文】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第1页
【语文】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第2页
剩余17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 2024 - 2025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 57 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然而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呢?这只要看一看认识的发展过程就会明了的。 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例如有些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也就是延安这些各别的事物作用于考察团先生们的感官,引起了他们的感觉,在他们的脑子中生起了许多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间的大概的外部的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论理(即合乎逻辑)的结论。 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 《三国演义》上所谓 “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 ,我们普通说话所谓 “ 让我想一想 ” ,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 这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外来的考察团先生们在他们集合了各种材料,加上他们 “ 想了一想 ” 之后,他们就能够作出 “ 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彻底的、诚恳的和真实的 ” 这样一个判断了。在他们作出这个判断之后,如果他们对于团结救国也是真实的的话,那么他们就能够进一步作出这样的结论: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能够成功的。 ” 这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在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是更重要的阶段,也就是理性认识的阶段。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重复地说,论理的认识所以和感性的认识不同,是因为感性的认识是属于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东西,论理的认识则推进
【语文】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专注试题资源,助力高效备考 - 精准试题,为知识测评赋能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试卷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