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山西省中考历史押题试卷(四)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共
28
分。
1
.
学习历史,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史论。下列属于“结论”的是( )
A.
1956
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B.
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提高了农民积极性
C.
2001
年,我国加入
WTO
D.
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
【答案】
B
【解析】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论。选项
B
是对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的评论,属于史论,选项
B
符合题意;选项
ACD
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史实,排除。
故选:
B
。
本题主要考查什么是史实,什么是史论,注意掌握区别史实和史论的方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什么是史实,什么是史论的概念。
2
.
如图的青铜器是商鞅铜方量,左壁刻:“十八年(公元前
334
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定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的容积为一升)。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A.
秦国兴起青铜工艺
B.
商鞅废除了井田制
C.
商鞅维护贵族特权
D.
秦国统一了度量衡
【答案】
D
【解析】
依据图片信息可知,题干文物是商鞅方升,这是商鞅变法中统一度量衡的措施,是反映秦国经济改革的实物史料。通过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商鞅变法时期统一度量衡,方升为颁发的标准量器,
D
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
D
。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图片信息,联系商鞅变法中统一度量衡的措施和实物史料的价值分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分析秦国统一之后统一度量衡以维护统一的主要措施。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3
.
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发达的农业生产
B.
繁荣的南方经济
C.
精巧的手工技艺
D.
独特的活字印刷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概括主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反映了农业的发展情况;浙江龙泉冰裂纹瓷器反映了手工业的发展情况;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反映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南宋纸币铜版拓片
(
会子
)
是商业发展的表现。概括起来可知,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繁荣的南方经济的繁荣。排除
ACD
,故选
B
。
4
.
秦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建筑史
2025年山西省中考历史押题试卷(四)-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