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Cl-35.5 K-39 Ba-13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的序号按要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涂黑,每小题2分,共28分)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物质仅含一种分子的是
A. 空气
B. 石墨
C.双氧水
D. 乙酸
2.某饼干的配料表为:小麦粉、白砂糖、鲜鸡蛋、食盐、精炼植物油,这种饼干的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小麦粉
B.鲜鸡蛋
C. 食盐
D.精炼植物油
《茶经》是唐代陆羽创作的茶学专著,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完成3-5题。
3.《茶经》中记载着各种茶叶的制作过程,其中红茶的制作步骤主要有: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封存等。以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采摘
B. 萎凋
C. 揉捻
D. 发酵
4.茶叶中富含的硒有防癌作用。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的是
A.硒元素是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
A.硒元素是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
B. 图示中x为8
B. 图示中x为8
C. 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C. 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D.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Se²-
D.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Se²-
5.茶汤的色、香、味主要由茶黄素 (
)、儿茶素(
) 等物质所致。有关这两种物质的说法
不正确
的是
A.都属于有机物
B.组成元素相同
C.前者氧元素质量分数是后者的2 倍
D.分子构成不同
6.化学改变世界,化学使生活变得绚丽多彩。下列物质使用
不科学
的是
A.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B.铁锅用于炒菜
C.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铁粉常作食品脱氧剂
7.如图是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该化肥属于
A. 氮肥
磷酸钾
B. 磷肥
P ≥ 13%
C. 钾肥
D.复合肥
XX有限公司
2024·中考模拟 物理·化学 第 7 页 共12 页
8.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港珠澳大桥使用的吊绳所含的聚乙烯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洗洁精有乳化作用,可用来清洗油污
D.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可以将碳酸氢铵与碱性肥料混合适用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茄子皮在实验室制作酸碱指示剂,相关步骤如下,回答9-10题。
9.制作指示剂的步骤正确顺序是
A. ②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③②
D. ③②①
10.三种试剂分别滴加上述指示剂后显色情况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剂
稀盐酸
石灰水
蒸馏水
滴加紫茄子皮指示剂后的颜色
红色
绿色
紫色
A.能鉴别稀盐酸和石灰水
B.能鉴别生理盐水和蒸馏水
C.遇到中性的液体显紫色
D.遇到某溶液显红色,该溶液呈酸性
11.向盛有ag铜锌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该过程中剩余固体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
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M点时, 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ZnSO₄
A. M点时, 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ZnSO₄
B.N点时,生成气体的总质量达到最大
B.N点时,生成气体的总质量达到最大
C. N→P过程中, 溶液的pH逐渐增大
C. N→P过程中, 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该铜锌混合物中锌的质量为(a-b)g
D.该铜锌混合物中锌的质量为(a-b)g
12.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₃形成溶液,在降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1,结合图2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₃形成溶液,在降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1,结合图2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入 KNO₃的质量为41.6g
A. 加入 KNO₃的质量为41.6g
B.降温过程中KNO₃溶液始终为饱和溶液
B.降温过程中KNO₃溶液始终为饱和溶液
C.蒸发溶剂可使 M点的溶液转化到 N点
C.蒸发溶剂可使 M点的溶液转化到 N点
D.20℃时, 100gKNO₃饱和溶液中含有KNO₃31.6g
D.20℃时, 100gKNO₃饱和溶液中含有KNO₃31.6g
2024·中考模拟 物理·化学 第 8 页 共12 页
13.学校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溶液的配制过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②中的砝码和药品放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
B.若③中烧杯内壁有水珠,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影响
C.若④中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
D.将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
14.下列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
A.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B.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