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考模拟 地理试卷

江西2024届吉安市高三一模考试地理试题.docx

2024年 江西省 吉安市 格式: DOCX   6页   下载:0   时间:2024-04-17   浏览:11956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江西2024届吉安市高三一模考试地理试题.docx 第1页
剩余5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吉安市2024届高三模拟考试 地理试题 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居世界之首 ,也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稀土原料加工工 序复杂 ,资金投入大。近年来我国对稀土原料出口出台了一些限制措施,并适当进口稀土原 料。下图示意我国稀土产业格局。据此完成 1~3题。 1.我国限制稀土原料出口的主要原因是 A.稀土资源面临枯竭 B.稀土资源开采成本过高 C.稀土原料附加值较低 D.稀土原料市场竞争激烈 2.一些工业大国一方面向我国出口稀土原料,一方面从我国进口稀土产品,表明我国 A.稀土资源储量丰富 B.稀土原料市场巨大 C.开采环节竞争能力不足 D.加工环节竞争优势明显 3.我国稀土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源自 A.规模效益 B.政策扶持 C.原料价格 D.交通发展 老年人口比重地区差异显著 ,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如下表)。据此完成4~5题。 老年人口比重 全球差异 中国差异 高 发达国家 欠发达地区 低 发展中国家 发达地区 4.造成人口死亡率全球差异和中国差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人口 A.自然增长,自然增长 B.机械增长,机械增长 C.自然增长,机械增长 D.机械增长,自然增长 5.当前中国人口死亡数量呈上升态势,与之关联最密切的因素是 A.人口结构 B.人口基数 C.人口出生率 D.养老制度 柴达木盆地气候干旱 ,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迅速。 为解决风光发电可控性差的问题 ,近年又引入了 氢 能发电机制。下图示意柴达木盆地某电力 公司“风光十氢能”的发电系统 ,通过系统调配,力求使入网电量达到理想状态。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系统一年中光伏发电量占比最高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图示系统入网电量理想状态表现为 A.转储入网电量稳定 B.转储入网电量与电力需求匹配 C.入网总电量稳定 D.入网总电量与电力需求匹配 8.图示系统中,促使入网电量实现理想状态的关键环节是 A.风光发电比例 B.氢气储存能力 C.直接入网电量 D.氢能发电成本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 ,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巴西利亚的规划堪称典范,整体 呈飞机形状 ,城市居住区道路长短垂直相交,形成方格状网络,短轴道路 密集 分布。城市东部 边缘水城辽阔 ,对市区形成半 包围 状。下图是巴西利亚城市规划略图。据此完成9~10题。 9.巴西利亚居住区短轴道路密集分布的益处是 ①可以减少城市内部车辆交汇 ②可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③方便市民徒步或骑车出行 ④方便居住区车辆快速到达高速入口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 ②④ 10.巴西利亚很少发生城市 内涝 ,主要得益于市区 A.面积狭小 B.路网密集 C.降水稳定 D.临近水域 和田位于新疆西部的山麓绿洲地区 ,气候 干旱 ,但地下水丰富。下图是和田附近地形与 河流分布略图。考察发现 ,图中甲、乙、丙、丁4个地点的植被条件由优到劣排序是乙、丙、丁、 甲。据此完成 11~13题。 11.从地形看,图中E地比F地 A.坡度大 B.坡度小 C.海拔高 D.海拔低 12.造成图中甲、乙、丙、丁4个地点植被条件差异的主要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分别是 A.大气湿度,土壤温度 B.土壤温度,大气湿度 C.土壤湿度,大气温度 D.大气温度,土壤湿度 13.气候变暖,植被退化最严重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是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略图,据此完成14-16题。 14.下列各组科考站,生物考察的位置条件最好的是 A.长城站,中山站 B.昆仑站,泰山站C.泰山站,秦岭站 D.昆仑站,秦岭站 15.昆仑站年平均气温低于南极点,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海拔高度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16.7月份南极点与南极洲周边海域之间的热量输送情况是 A.近地面:南极点向海域输送 B.近地面:海域向南极点输送 C.高空:南极点向海域输送 D.高空:海域向南极点输送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绿肥植物是优质生物肥源 ,有机养分转化幸远高于一般杂草。紫云英是与水稻搭配 的绿肥植物 ,一般秋季播种,春节翻耕还田,曾经广泛播种。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减 少 ,土地 撂 荒,紫云英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紫云英花朵美艳,呈深紫色或粉红色,具有很高 的观赏价值 ,加上有机农业的兴起,稻田里紫云英又悄然而至。下图示意我国某双季稻产 区紫云英的利用情况。 (1)指出图中M的含义,并分析其对提高水稻产量的积极意义。(6分) (2)列举紫云英种植对土壤品质的提升作用。(4分) (3)说明紫云英翻耕还田带来的经济效益。(4分) (4)在广大农村扩大绿肥植物种植规模有利于我国实现碳中和,解释其原因。(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鄱阳湖接纳赣江等多条河流来水 ,调蓄后注入长江, 鄱 阳湖含沙量与水位存在密切的 关联性。下图表示吴城水文站湖水含沙量与水位的关系 ,吴城位于 鄱 阳湖赣江入口处,13 米水位为临界水位 ,该水位湖水含沙量最高。 (1)指出水位13米以下湖水含沙量变化特点,并分析低水位湖水含沙量较低的原因。(5 分 ) (2)判断图示水位由13米上涨过程中吴城湖水流速变化特点,并据图说明判断理由。(4分) (3) 鄱 阳湖夏季水位明显偏高,对此作合理解释。(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
江西省2024届吉安市高三一模考试地理试题.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