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初三道德与法治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
8
页,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
.答题前,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
.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
.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做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5
.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
1
.下列是几位同学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其中你不认同的是
( )
A
.小悦:到科技馆当志愿者,一天下来虽然累但很有成就感
B
.小明:和同学在网吧通宵玩游戏,感觉周末的生活真惬意
C
.小刚:观看影片《水门桥》时,一
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D
.小华:回老家跟爷爷到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体会劳动的乐趣
2
.近年来,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发展非常快,呈现出很强的创新性、互动性。同时,网络直播和短视频中色情低俗、恶意炒作、高额打赏,损害群众合法权益,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等现象,亟须加强规范治理。加强网络乱象治理,需要
( )
①提高网络治理水平,保障网络秩序和谐有序
②强化日常监管,推动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健康有序发展
③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把道德作为人们行为的底线
④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
.右图是小张同学绘制的“我的社会关系网络图”,从中能得出的结论有
( )
①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②未成年人在社会关系网中处于核心位置
③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④个人离不开社会,但社会可以离开个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下俗语与社会关系搭配正确的是
( )
A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地缘关系
B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血缘关系
C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业缘关系
D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业缘关系
5
.从图中可以看出
( )
①网络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扩大了公民的监督权
④网络拓宽了民主互动渠道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6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下列名言警句与之相对应的是
( )
A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C
.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
D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7
.凡人善举在网络上赢得的点赞越来越多,“上热搜”越来越多。数据显示,中国文明网累计发布“中国好人”
16228
名,网上互动超过
100
亿次。这启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 )
①传播网络正能量
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表达自己的诉求
④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8
.我们《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第
64
条规定:“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
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对此,同学们纷纷发表评论。以下评论不正确的是
( )
①小闽:“网络打开新的交往通道,我们可以和任何人网上交往。”
②小福:“虚拟世界的交往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危害。”
③小周:“网络交往有陷阱,未成年人的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
④小莉:“互联网无所不能的,现代人的网络素养都非常的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9
.下列图示,对知识间相互关系是以正确的是
( )
A
.①②
B
.②
C
.②④
D
.②③
10
.近几年,家养犬、宠物狗咬伤儿童的事情时有发生。“小型观赏犬在允许出户时间内,必须束犬链,并由成年人牵领。”这一规定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完善。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A
.我们要坚定维护既有规则,不作任何变化
B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完全否定旧规则
C
.我们要经常性地修改规则,保障所有人的利益
D
.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变化,我们应该完善原有的规则
11
.“一
盔一带,幸盔有你”,向不安全交通行为“说不”。根据《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驾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的公告》规定,
8
月
1
日后,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出行的电动车驾驶人,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张家港警方对陆某开出了“首张罚单”!该事件告诉我们
( )
①凡违反道德的行为一定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②违反规则的行为应要承担相应责任
③违反规则必受法律处罚
④要依法严格规范个人公共场所行为
A
.①
山东烟台市海阳市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