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
2025
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
历史
考生注意: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公元前
3500
年前后,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中,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这表现在
A
.家畜猪狗的饲养
B
.祭坛神庙的出现
C
.粟稻作物的栽培
D
.成熟文字的使用
2
.《史记》记载:“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战国时期,各地操“周人之俗”者不在少数,主要是从事手工业兼营商业的个体手工业者和商人。这说明,战国时
A
.经济发展突破了传统格局
B
.政府对社会控制的松弛
C
.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转型
D
.百家争鸣解放人们思想
3
.北魏后期,辽东普通士人孙绍上表:“当今之危,蹑足之急,臣备肉食,痛心无已。泣血上陈,愿垂采察。若得言参执事,献可替否,寇逆获除,社稷称庆,虽死如生,犬马情毕。”中原寒门士人张普惠上表请求统治者“爱民惜法、广开言路、任用贤人”。这反映出
A
.士族阶层政治地位的提高
B
.民族交融进程不断加快
C
.士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D
.儒家治国理念得到认同
4
.元代哈刺鲁人买奴“赐钞万五千缗,悉用增葺其先茔”,把皇帝赐给他的钱都拿来扩修祖坟;哈剌不花“奉其母命,为置其父之祀田”;伯颜宗道“择隙地为祠堂以祀其先”。这体现出,当时
A
.地方势力的增强
B
.奢靡之风的盛行
C
.土地兼并的加剧
D
.民族文化的交融
5
.表
1
为地方志有关山东的记载。综合表中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当时
表
1
棉花“六府皆有之,东昌尤多,商人贸于四方,其利甚溥”
嘉靖《山东通志》
“高唐、夏津、恩县、范县宜木棉,江淮贾客列肆赍收,居人以此致富”
万历《东昌府志》
“土宜木棉······五谷之利,不及其半”
万历《兖州府志》
A
.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兴盛
B
.物种交流改变食物结构
C
.经济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六)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