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类型:
A
西咸新区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
1.
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
4
页,总分
6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
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A
或
B
)。
3.
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
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24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在距今约
70
万-
20
万年的旧石器时代,生活着一群早期人类,经考古发现,他们已经学会长时间保存火种。这群早期人类最有可能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人
2.
西周,新封的诸侯分布在天下各地,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这一举措
A.
犒赏了宗亲和功臣
B.
形成了严格的等级界限
C.
保证了国家的兵源
D.
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3.2023
年
3
月
5
日,由河南
博物院和无锡博物院联合主办的“江河辉映中原与江南青铜时代考古文物展”在无锡博物院正式开展。提到青铜器,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
A.
四羊方尊
B
.
铜冰鉴
C.
司母戊鼎
D
.
勾践剑
4.
在孔门弟子当中,除孟懿子等少数人是贵族外,大多数人来自社会中下层,如子路原是不知礼的“野人(社会地位低下的人)”,颜涿聚原是“梁父之大盗”。由此可知,孔子的教育主张是
A.
“兼爱”“非攻”
B.
“有教无类”
C.
顺应自然
D.
注重德育
5.
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一人犯法,亲族都得处死;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这表明秦朝
A.
法律严苛
B.
徭役繁重
C.
赋税沉重
D.
兵役沉重
6.
驷马安车(见下
图)是秦汉时期高官才可以乘坐的车。汉初,驷马安车几乎没有,但经
60
余年后,驷马安车遍布街巷。这一变化得益于汉初实施的
A.
统一车轨政策
B.
休养生息政策
C.
以德治国政策
D.
轻徭薄赋政策
7.
汉武帝时期,他和卫青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使得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保卫了祖国山河。材料中的“他”是
A.
蒙恬
B.
班超
C.
司马炎
D.
霍去病
8.
东汉中期以后,大权由太后任用亲戚和皇帝任用近侍轮流把持。据此可知,东汉中后期的典型特征是
A.
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
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9.
西汉时,西域的核桃等农作物逐渐在中原栽培;龟兹的胡琴等乐器进入汉族的生活;汉朝军队使用的“坎儿井”技术在新疆逐渐推广。上述现象的出现直接得益于
A.
甘英出使大秦
B.
和亲政策的实行
C.
张骞出使西域
D.
西域都护的设置
10.
美国著名学者麦克·哈特,在他的风靡整个世界、影响力空前的著作《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
100
名人排行榜》中,将蔡伦排在了第七位。蔡伦上榜的理由有
①扩充了造纸所需原料的来源
②发明了最早的书写用纸
③改进了造纸的工艺
④便利了纸张的推广使用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1.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其中的“三
国”是指
A.
魏、蜀、宋
B.
魏、蜀、吴
C.
吴、齐、梁
D.
宋、齐、梁
12.
贾思勰搜集了丰富的文献和农谚,访问老农,并经过实地观察和亲身实践之后写成一部集周秦至北魏农业生产知识之大成的总结性著作。这部著作是
A.
《齐民要术》
B.
《伤寒杂病论》
C.
《兰亭集序》
D
《大明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36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总计
36
分)
13.
(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六国中,秦人是最犷野矫健的,商鞅的严刑峻法给他们养成循规蹈矩的习
惯,商鞅的特殊爵赏制度使得对外战争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以最强悍、最有纪律的民族,用全力向外发展,秦人遂无敌于天下。
一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钢》
材料二:
具有先进农业、手工业技术的汉族劳动人民,和具有汉族封建传统文化修养的汉族士人的流入,壮大了拓跋氏的政权实力。拓跋珪建国后,开始重视和发展农业经济,农业成为北魏统治的重要社会经济基础;他还提倡儒学,任用汉族人为官,……这为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乌兰察布史》
(
1
)材料一中“特殊爵赏制度
使得对外战争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哪一措施?(
2
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
2
分)
(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为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的因素。(
2
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4
分)
(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商鞅和孝文帝这两位改革家身
陕西西安市西咸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