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甘肃省天水市教研联盟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20
分。
1
.
“自隋以来,平民社会,穷困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表明穷困子弟“跃登上第”的主要途径是(
)
A.
军功大小
B.
门第高低
C.
地方推举
D.
科举考试
2
.
公元前
6
世纪,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流域兴起了一系列城邦。在这些城邦的社会结构中,存在一种强调血统纯正、职业世袭、不同群体禁止通婚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这一制度是( )
A.
封建制
B.
城邦制
C.
庄园制
D.
种姓制
3
.
“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国王发起怒来,还经常亲自用王杖责打大臣。”这表明古埃及王国( )
A.
法律公正严明
B.
刑罚严厉残酷
C.
阶级矛盾尖锐
D.
王权至高无上
4
.
高度发展的汉文化随丝绸之路大量传播到天山南北以及更遥远的西方。“西域各地皆发现属于汉文化的各种重要资料。”这反映出( )
A.
汉朝的军事实力十分雄厚
B.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文化逐渐衰落
C.
丝绸之路促进了汉文化的传播
D.
张骞出使西域促使汉朝版图扩张
5
.
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时期,如图的现象( )
A.
表明铁器使用普遍化
B.
源于分封制的崩溃
C.
推动新土地制度确立
D.
导致土地兼并盛行
6
.
历史学家刘宗绪指出:“到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由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经过
200
多年的发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据此,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
A.
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B.
废除了奴隶制
C.
推动了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
废除了农奴制
7
.
20
世纪
50
年代,“第三世界”很大程度上成为经济贫困、发展落后和政治不稳定国家的“代名词”;
20
世纪
80
~
90
年代,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用中性的“南方国家”代替“第三世界”一词;
21
世纪初,“全球南方”成为国际热词,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A.
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处于衰落的过程
B.
发展中国家是改变国际格局的重要力量
C.
全球化浪潮冲毁了各区域集团组织
D.
国际社会彻底抛弃了“欧洲中心论”
8
.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五代)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主要表明
A.
唐朝时雕版印刷广泛流行
B.
北宋时期活版取代雕版
C.
活字印刷有助于提高速度
D.
2025年甘肃省天水市教研联盟中考历史模拟试卷-自定义类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