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25
分。
1
.
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
A.
炎黄联盟的传说和《史记》
B.
甲骨文和《兰亭集序》慕本
C.
马王堆汉墓帛书和大足北山石刻
D.
《女史箴图》和小岗村访谈录
【答案】
C
【解析】
A.
炎黄联盟的传说属于口述史料,是通过口头传承保留的历史信息;《史记》是文献史料,属于文字记载,排除
A
;
B.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属于实物史料;但《兰亭集序》摹本是书法艺术作品的复制品,属于文献史料范畴,排除
B
;
C.
马王堆汉墓帛书是出土的古代帛书实物,大足北山石刻是现存的石刻艺术作品,二者均属于实物史料,通过实物直接反映历史信息,
C
项正确;
D.
《女史箴图》是绘画作品,属于文献史料;小岗村访谈录是口述史料,排除
D
。
故选:
C
。
本题考查史料的分类及实物史料的判定,重点在于区分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的特征及典型代表。
本题通过实物史料的判定,考查学生对史料分类的理解能力。实物史料的核心特征是“直接实物遗存”,需通过具体物质遗存分析历史,而非文字或口头记载。学习中应注重通过实物观察培养历史实证意识。
2
.
明朝许多精于此道的人虽然通过了考试,却成了“不识古今传国之世次,不知当世州郡之名、兵马财赋之数者”。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闭关锁国的弊端
B.
设立锦衣卫
C.
八股取士的实施
D.
大兴文字狱
【答案】
C
【解析】
“明朝许多精于此道的人虽然通过了考试,却成了‘不识古今传国之世次,不知当世州郡之名、兵马财赋之数者’”说明明朝通过考试的人却不知历史、地理和军事财政,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八股取士的实施。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是“八股文”。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不讲究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故选:
C
。
本题考查八股取士的影响。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实施八股取士。
掌握八股取士的内容和影响。
3
.
如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它反映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 )
A.
由内地扩大到沿海地区
B.
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
C.
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被迫开放
D.
仅限于东部沿海地区
【答案】
B
【解析】
A.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
2025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历史三模试卷-教师用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