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届河北省保定市九
校二模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
1
、
2
,选择性必修
1
、
2
、
3
。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实验操作顺序直接影响实验结果。表中的实验操作顺序错误的是(
)
选项
生物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
部分操作顺序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将斐林试剂的
甲液和乙液
混匀后加入待测样液中
B
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将根尖用酒精冲洗后用卡诺氏液浸泡,再制作装片
C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振荡试管后吸取培养液,再滴于盖玻片边缘
D
DNA
的粗提取
过滤后将研磨液冷藏,取上清液
A. A
B. B
C. C
D.
D
【答案】
B
【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
1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2
)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
→
固定
→
解离
→
漂洗
→
染色
→
制片。(
3
)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
15%
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
95%
的酒精溶液(解离)。
【详解】
A
、斐林试剂的使用方法
是甲液
和乙液等量
混合均匀后再注入,
A
正确;
B
、在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将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
95%
的酒精冲洗
2
次,再制作装片,
B
错误;
C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使酵母菌均匀分布,再滴于盖玻片边缘,
C
正确;
D
、
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洋葱研磨液离心后,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预冷的酒精溶液后获取粗提取的
DNA
,
D
正确;
故选
B
。
2.
经典的生物学说和生物科学史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下列对生物学说和生物学经典实验的意义的阐述,恰当的一项是(
)
A.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B.
班廷及其助手提取了胰岛素,首次发现动物存在激素调节的途径
C.
萨顿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为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奠定了基础
D.
艾弗里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发现
DNA
能使
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
【答案】
D
【分析】艾
弗
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利用控制自变量的
“
减法原理
”
,将制成的
S
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与分别用蛋白酶、
RNA
酶、酯酶、
DNA
酶处理后的
S
型细菌的
(生物试题试卷)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九校二模(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