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备战
2024
年中考历史模拟卷
4
(考试时间:
75
分钟
试卷满分:
75
分)
注意事项:
1
.
本
试卷分第
Ⅰ
卷(选择题)和第
Ⅱ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
回答第
Ⅰ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
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
回答第
Ⅰ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Ⅰ
卷
选择题(共
3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
《史记》中记载了商朝第一位国君成汤居住在
“
亳
”
。而在
19
世纪末发现的甲骨卜辞中有
“
于
亳
土御
”“
今步(卜)于
亳
”
等记载,均为商王在
亳
地祭祀、占卜之意。甲骨卜辞的发现印证了
(
)
A
.商朝曾经多次迁都
B
.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结构
C
.成汤灭夏定都在
亳
D
.《史记》中关于
“
亳
”
的记载
2
.
孟子的
“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
,范仲淹的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文天
祥
的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顾炎武的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等,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
)
A
.主张
“
仁者爱人
”
的人本思想
B
.崇尚天人合一的和谐发展
C
.提倡以天下为已任的家国情怀
D
.推崇天下为公的精神境界
3
.
印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既是当权者身份的象征,又是文件往来的凭证。下面的印章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开创的是
(
)
A
.
秦传国
玉玺
B
.
汉委奴
国王印
C
.元宣政院印
D
.明锦衣卫印
4
.
历史阶段特征是指一个历史阶段明显不同于其他历史阶段的特殊之处。据此补全省略号处的内容
(
)
阶段特征
论据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东汉灭亡后,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西晋时期,内迁各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东晋主要统治南方地区,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
个
王朝;魏晋以来,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和接受他们的服装、食物等
宋元时期
……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金与南宋的对峙;蒙古政权
灭
西夏与金;元灭南宋统一全国;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A
.强化君权,禁锢思想
B
.各民族经济文化日益广泛地交流
C
.监督地方,巩固统治
D
.民族政权的并立和经济重心南移
5
.
某校准备编写《中华英雄谱(明清时期)》的校本教材,书稿目录如下。请你为横线处选择恰当的标题
(
)
第一章
铁血丹心
御
外侮
第一节
△
第二节
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三节
康熙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
第二章
如椽巨笔写春秋
第一节
施耐庵著《水浒传》
第二节
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
第三节
吴承恩写《西游记》
第三章
风流人物数君王
第一节
朱元璋开创洪武之治
第二节
朱棣缔造永乐盛世
第三节
顺治入关奠定大清伟业
A
.铁木真统一蒙古
B
.郑和七次下西洋
C
.戚继光抗击倭寇
D
.土尔扈特部回归
6
.
近代中国曾有人提出
“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
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
”
。下列社会实践符合这一主张的是
(
)
A
.李鸿章开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
.康有为上书光绪
帝
请求变法
C
.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起义
D
.清政府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
7
.
下图是
1913
年刊登在《时事画报》上题为
“
女学渐兴
”
的时事画,画上配文
“
女师范学校闻办已阅十五学期,校长李某苦心经营,故成绩卓著,科学完善。闻本期到填册者络绎不绝
”
。这反映了
(
)
A
.辛亥革命
后女子
教育事业进步
B
.男尊女卑的社会陋习得以根除
C
.男女平等的主张已经完全实现
D
.辛亥革命后学校开始招收女生
8
.
朝鲜上甘岭附近的石壁上刻着
一
行行醒目大字:
“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同志以身殉国永垂不朽!
”“
为整体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
邱
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
与这些石刻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
.百团大战,主动出击
B
.挺进大别山,战略进攻
C
.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D
.上甘岭战役,保家卫国
9
.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开始用
“
建设思维
”“
发展思维
”
审视世界和
研判
外部环境,在国际社会中尽可能多地争取朋友,重塑了中国的利益观。
下列能够
与此印证的是
(
)
A
.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B
.参加万隆会议
C
.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D
.参加日内瓦会议
10
.
同学们在课外阅读了历史书籍《轴心时代的阐释》,摘抄了下面的读书笔记。据此分析,这一时期,东西方思想
(
)
公元前
8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大概在北纬
25
度至
35
度这一区间,影响人类文明的先哲:中国的老子、孔子、孟子等提出各家学说,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况;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相
山西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4(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