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中考模拟 历史试卷

吉林省延边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docx

2025年 2024年 吉林省 格式: DOCX   27页   下载:1   时间:2025-07-05   浏览:5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吉林省延边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docx 第1页
吉林省延边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docx 第2页
剩余25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吉林省延边州 2024-2025 学年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中国美学史乃至中国哲学史上一篇影响深远的重要论文。钱锺书在《管锥篇》中说:“西方论师(汉斯立克)谓音乐不传心情,而示心运,仿现心之舒疾、猛扬、升降诸动态,嵇康前已道之。”嵇康与汉斯立克虽然分属相距一千多年之遥的不同民族历史文化时空,但在音乐问题上的确存在着英雄所见略同,当然同中也有异。 嵇康站在音乐本体论的角度,对儒家音乐传统观念进行了反驳。在《声无哀乐论》中,儒家的音乐本体现用秦客的话转述就是:“治世之奇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这就是说,一定的音乐与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的治亡相“应”,是一定时代人们哀思情感的表现和安乐形象的反映。而嵇康认为,音乐的本体本原是在天地之气融合产生万事万物,以及四时远行交替,五行因而形成过程中发出的声音。它与事物的色彩、气味一样,都是天地自然万物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也像色彩、气味等之存在于天地之间一样,它或好听或不好听,其本体只受天地自然规律的支配,而不会因为特定社会政治制度之治乱而变化。 在《声无哀乐论》中,嵇康说了不少描述这个自然本体内涵的话,如“五声有善恶,此物之自然也”“声音有自然之和……克谐之声,成于金石,至和之声,得于管弦也”。可以把嵇康的音乐自然本体本原论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与时代政治和人们情感无关的声音自然之和。嵇康说的音乐本体是“自然之和”,其哲学基础已由儒家迁移到了道家。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认定“老子庄周,吾之师也”。而老庄哲学的“自然”,正是与儒家“人为”相对的范畴,是排除了任何人为因素客观本原存在,其形而上即“道”。因此,在嵇康那里,“自然之和”的“自然”,也正是排除了人为因素体现“道”的精神的纯粹客观本原存在的“自然”。 嵇康认为,音乐本体的“自然之和”,只是作为体道之存在的客观自然声音美的提取,按美的规律和谐组织排此,是道之显现的自然声音和谐组织成的形式。嵇康的文化论带有一定政治色彩,音乐论占据其中重要位置。因此,他强调音乐与人之利欲情感和人为政治伦理都无关,而真正具备政治功能的,是理想的政治体系。 爱德华•汉斯立克是奥地利近现代著名音乐美学家,他从音乐美学出发,曾言:“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迄今为止,差不多都有一个通
吉林省延边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