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3
—
202
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习诊断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温馨提示:
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
25
小题。在每小题所列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
1
项是正确的。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
26
题
-29
题
)
共
50
分。合计
100
分,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
共
50
分)
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的
发现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
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
A
B
C
D
考古工作者在某遗址出土了一
~
批穿孔的兽牙、海蚶壳,钻孔的石珠和小砾石等共
100
多件,还发现了一枚骨针,刮磨的很光滑,针尖锋利,针眼用极为尖利的器物挖成。据此判断,该遗址居民最可能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居民
D.
山项洞人
2019
年
7
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所代表的良渚文化具有
“稻作、礼玉、黑陶”等特征。
与良渚文化特征类似的文化遗址是
A.
半坡人遗址
B.
河姆渡遗址
C.
北京人遗址
D.
大汶口遗址
时间:五六千年前
地点:黄河流域
别名:轩辕氏、有熊氏
发明:建造宫室,制造船只,发明弓箭
等
。
4.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一位传说人物的名片,这位人物是
A.
黄帝
B.
炎帝
C.
蚩尤
D.
大禹
5.
《史记》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
人的祖先,还是匈奴人、鲜卑人的共同祖先。材料体现的观念是
A
.
民族认同
B
.
华夷有别
C
.
民族差异
D
.
国家统一
6.
“夏传子,
。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
这是
《三字经》
中的一段话,其中
,空缺处应该补全的内容是
A.
至纣亡
B.
家天下
C.
终战国
D.
始春秋
7.
商朝的一个巨大转折点
,
使商朝摆脱了政治动乱和灾难困扰,出现“百姓由宁
(
安宁
),
殷道
复兴”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是在
A.
夏朝灭亡后
B.
商朝灭亡后
C.
商汤即位后
D.
盘庚迁都后
8.
当时
(
春秋时期
)
的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消灭,
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这反映了
A.
周王室势力衰微
B.
周朝即将灭亡
C.
分封制得到巩固
D.
周朝政局稳定
9.
下图是我国
1964
年发行的
4
枚邮票。其中,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
B
C D
10.
《史记•河渠书》记载:“
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
(同“享”)
其利。”这里的“此渠”
开凿于
A.
商朝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11.
“公元前
3
世纪出现了一个关键转折点,即类似于西方封建制的旧时西周分封制被中央集权官僚政府所取代。新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了北接草原、南至南越的庞大帝国。”这个“庞大帝国”是
A
.
西周
B
.
商朝
C
.
秦朝
D
.
前秦
12.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上,画有一格“楚河—汉界”,作为红方和黑方的分界线。与棋盘上“楚
河汉界”有历史渊源的是
A.
陈胜
吴广
B
.
曹操
袁绍
C
.
刘邦
项羽
D
.
谢安
苻坚
13.
《中国大历史》中写道
:“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不出十年
之内一个新的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四百余年。”文中的“新的朝代”是指
A.
西汉
B.
东汉
C.
新朝
D.
西晋
14.
西汉初年,出现
“社会安定,百姓富裕,粮仓丰满”
的盛世局面是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盛世
15.
赏析右侧短剧片段,主父偃的计策“妙”在何处?
A
.休养生息,增强了国家实力
B
.实行推恩,强化了中央权力
C
.盐铁专营,加强了经济控制
D
.独尊儒术,加强了思想控制
16.
右图是四川成都出土的画像砖《汉代讲经图》,反映了当时
学校教育的场景。“经”是指
A.
《道德经》
B.
《诗经》
C.
儒家经典
D.
佛教经典
17.
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
20
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候,三皇后,六贵人,一大
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
A
.
官僚机构臃肿
B
.
宦官把持朝政
C
.
豪强地主横行
D
.
外戚势力膨胀
18.
新疆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地区,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标志着新
疆开
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是
A
.
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B
.
清朝在新疆建立行省
C
.
元朝设置了宣政院
D
.
清朝设置了伊犁将军
19.
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
,
山东济南市平阴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