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
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第三阶段素质评价
九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本卷满分
60
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
.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古代亚非地区的古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阴历,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
)
A
.古典文化的再复兴
B
.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
.文明进程的延续性
D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2
.古巴比伦王国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中,有很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这表明古巴比伦(
)
A
.法律体系
完善
B
.商品经济活跃
C
.民主政治发达
D
.社会等级森严
3
.公元
2
世纪学者描绘罗马城繁荣景况时说:
“
所有的货物,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
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
这表明(
)
A
.罗马帝国的物产满足世界需要
B
.罗马城是当时世界性商业都市
C
.罗马帝国控制世界各地的生产
D
.罗马人民具有盲目白大的心理
4
.
“
在古希腊这种民主、自由的政治气氛下,人潜在的
‘
主观性精神因素
’
得到充分发挥,造就了
‘
百科全书
’
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创造了雕塑巨匠菲迪亚斯。
”
材料旨在说明古希腊(
)
A
.民主政治促进思想文化发展
B
.民主是真正全民享有的民主
C
.民主政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
.城邦是当时人们向往的圣地
5
.在中世纪的西欧,庄园领主享有绝对的统治权,其他任何人
(
包括国王
)
都不能干涉庄园的内部事务。由此可见,中世纪庄园(
)
A
.经济自给自足
B
.公共秩序良好
C
.劳役地租盛行
D
.政治独立性强
6
.
1200
年,法国国王
腓
力二
世
下令:
“
市民不得将变质肉卖给学生,不得在啤酒内掺水,不得短斤缺两。违者。由大学法庭加以审理。
”
这表明欧洲早期大学(
)
A
.受到国王直接控制
B
.得到教皇的有力支持
C
.拥有一定自治地位
D
.推动城市工商业发展
7
.
小历同学
的论文的核心词是
“
垦殖运动
”“
租地农场
”“
手工工场
”“
市民阶层
”
,该论文的主题应为(
)
A
.庄园经济的兴起
B
.中世纪城市的自由与自治
C
.封君
封臣制
的确立与
完善
D
.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
8
.根据下边大事年表判断
13—18
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
)
13—14
世纪
西欧出现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14—17
世纪
西欧开始文艺复兴、开辟新航路
17—18
世纪
欧美相继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A
.人类历史开始步入资本主义时代
B
.殖民扩张亟需政权的强有力支持
C
.资产阶级统治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D
.标志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
9
.恩格斯在《法国状况》中说:
“
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
”
材料中所述
“
法典
”
(
)
A
.是
“
第一个人权宣言
”
B
.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C
.维护了无产阶级利益
D
.是很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
10
.如下图是印度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两位人物,他们对印度社会发展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
.领导军民赢得民族独立
B
.推翻了封建统治
C
.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D
.维护了国家统一
11
.
19
世纪中期,奴隶主声称蓄奴州有权退出联邦。南北战争后,各州可以随意退出的观念彻底清除,美国变成一个具有统一主权、统一政治机制的国家。这说明南北战争(
)
A
.推动了国家独立
B
.改变了美国政治制度
C
.维护了国家统一
D
.扩大了人民参政权限
12
.下表的内容可以说明(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7
年)
《物种起源》(
1859
年)
使物理学成为门独立的学科,人类对
打破了千百年来
“
上帝创造万物
”
的神创论,
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
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A
.古典文化成就辉煌
B
.自然科学推动社会发展
C
.文学反映社会现实
D
.科学技术制约社会进步
13
.
19
世纪
70
年代中期到一战期间,欧洲一些国家的小学教员数量大增。法国增加了大约
1/3
,英国、芬兰更增长了
7~13
倍。主要是因为(
)
A
.城市化的需求
B
.城市人口激增
C
.妇女地位提高
D
.推行义务教育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
“
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
”
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
“
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
”
这两位大臣的言论可以直接用来(
)
A
.分析一战的非正义性质
B
.呈现一战的严重后果
C
.介绍一战东线战场战况
D
.说明一战的深远影响
15
.
“
法国对巴黎和会没有完全实现其肢解德国的计划不满,主张继续削弱德国。英国则继续推行
‘
均势政策
’
,在经济上、政治上支持德国,以此来削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12月第三阶段素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