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陕西省中考历史冲刺试卷
(
三
)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24
分。
1
.
韩非曰:“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管子曰:“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他们二人都强调了( )
A.
以法治国
B.
军事强国
C.
经济富国
D.
实行德政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可知,他们二人都强调了法律的重要性,主张以法治国,
A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军事强国的主张,排除
B
项;材料与经济富国的主张无关,排除
C
项;儒家学派主张实行德政,排除
D
项。
故选:
A
。
本题考查韩非子的相关内容。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韩非子的相关内容。
2
.
解说历史地图。对于如图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少数民族从黄河流域迁往边疆地区
B.
中原汉族从南方迁往黄河流域地区
C.
中原汉族向周边地区大规模的迁移
D.
北方地区形成了民族大交融的状态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图片中给出的人口迁移趋向图可知,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迁徙的规律是由北向南。东汉末年以来,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这期间还出现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故选:
D
。
本题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流动的趋向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有关内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相关史实。
3
.
某班制作了一期关于辩论比赛的手抄报,正反方观点如表,由此可知辩论的主题是( )
正方
反方
提高了文人的地位,获得了荣誉利益的文人则竭诚尽忠为朝廷服务;相对宽容轻松的文人政策使宋代精神文化得到发展
过分抑制武将使国防军事体制不够灵活,处处受掣肘的武将无法发挥才能,造成军队“积贫积弱”的局面
A.
八股取士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重文轻武政策
D.
焚书坑儒
【答案】
C
【解析】
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故材料信息与北宋时期的重文轻武政策有关,
C
符合题意;八股取士、“罢
2025年陕西省中考历史冲刺试卷(三)-教师用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