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6
月
2)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
分。
1
.
西汉史学家司马谈在《论六家之要指》一文中指出战国时期的某一学派“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这一学派的集大成者是( )
A.
韩非
B.
孔子
C.
庄子
D.
老子
2
.
学习完本主题,张华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
①甘英出使大秦
②秦灭六国
③西汉建立
④中欧第一次直接交往
⑤巨鹿之战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⑤①④
C.
②⑤③①④
D.
③①④②⑤
3
.
曾有民谣唱道:“运河水,荡悠悠,隋炀皇帝下扬州。一心只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但隋炀皇帝开凿大运河的真正目的是( )
A.
巩固隋朝统治
B.
到扬州看琼花
C.
改善交通条件
D.
削弱世家力量
4
.
该表所述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 )
事件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在台湾建制
影响
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清初,在东南沿海抗清的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郑成功后代割据台湾。清政府打败郑氏军队,台湾归入清朝版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A.
维护了祖国领土完整
B.
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C.
推行了闭关锁国政策
D.
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繁荣
5
.
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到牵连。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为( )
A.
焚书坑儒
B.
罢黜百家
C.
文字狱
D.
连坐
6
.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天朝田亩制度》( )
A.
顺应时代发展需要
B.
顺应民意符合国情
C.
脱离实际毫无意义
D.
脱离实际难以实现
7
.
辽宋夏金元时期,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族在建立政权后都创制了本民族文字。这些民族古文字和汉字一起组成了中国文字的百花园。这些民族文字的创制( )
A.
加剧了政权对峙
B.
促进了国家统一
C.
缓和了民族关系
D.
丰富了中华文化
8
.
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虽然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这段话中辛亥革命的“事业”指的是( )
A.
推翻清王朝
B.
创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
反帝反封建
D.
走资本主义道路
9
.
“星星之火
,
可以燎原”
,
在革命年代
,
毛泽东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当年革命的大好形势。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
(
)
A.
中央根据地
2025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6月2).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