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安徽省明光市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30
分。
1
.
春秋以后,氏族组织凝聚力下降,随着体制变革,国境之内的人们消除氏族身份的间隔,逐渐成为国家编户之民。这一变化( )
A.
增强了民众的国家认同
B.
加速了诸侯国变法改革
C.
导致各诸侯国征伐不断
D.
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春秋以后,氏族组织凝聚力下降,随着体制变革,国境之内的人们消除氏族身份的间隔,逐渐成为国家编户之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们消除氏族身份间隔成为国家编户之民,利于增强对国家的认同,
A
项正确;是体制变革促使人们身份转变,并非身份转变加速变法改革,逻辑错误,排除
B
项;诸侯国征伐不断是因争霸,与民众成为国家编户之民无直接关联,排除
C
项;题干变化主要围绕政治身份,与思想文化繁荣无直接因果,思想文化繁荣多源于社会变革、学术自由等,排除
D
项。
故选:
A
。
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
本题以春秋战国时期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
2
.
时间换算从此,大一统成为维系以后朝代合法性的基础,不论政权更替或外来入侵,国家不能散、民族不能分,始终是统治者和民众为之奋斗的目标。材料中的“大一统”始于
( )
A.
公元前
2
世纪前期
B.
公元前
2
世纪后期
C.
公元前
3
世纪前期
D.
公元前
3
世纪后期
【答案】
D
【解析】
据题干“大一统成为维系以后朝代合法性的基础,不论政权更替或外来入侵,国家不能散、民族不能分,始终是统治者和民众为之奋斗的目标。”结合所学可知,“大一统”这一理念始于秦朝统一六国。秦朝在公元前
221
年完成了统一,结束了战国时代的分裂状态,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世纪的算法是就是百位上的数(或百千位上的数)
+1
,
2+1=3
,因此,公元前
221
年属于公元前
3
世纪;前后期的划分公元前后正好相反,因此,公元前
221
年属于公元前
3
世纪后期,
D
项符合题意,正确;
ABC
项时间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
D
。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
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
隋末“拥有万户的城市空空荡荡,千里之内没有烟火”。唐代贞观年间出现了“商旅、行旅在野外停宿,没有盗贼侵扰;连续几年农业丰收”的景象。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隋文帝编订户籍、发展经
2025年安徽省明光市中考历史三模试卷-教师用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