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50
分)
1
.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其中关于我国境内原始人类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来自于
A
.学者推断
B
.史书记载
C
.考古发掘
D
.神话传说
2
.以下图片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出土的考古遗存,其中可以作为北京人用火证据的是(
)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3
.考古工作者在河
姆
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
20--50
厘米,最厚处超过
1
米,若折算成稻谷,可达
12
吨以上。这可用于印证河
姆
渡居民
A
.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B
.初步产生物品交换
C
.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
.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4
.使河
姆
渡、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
.会建造房屋
B
.掘井饮水方便
C
.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
D
.自然环境的变化
5
.在部落联盟时期,全身心投入治水并消除水患的治水英雄是(
)
A
.尧
B
.舜
C
.禹
D
.启
6
.炎帝陵和黄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
圣地,千百年来到这里扫墓祭奠的人络绎不绝,这是因为炎帝和黄帝(
)
A
.发明农耕、船只
B
.礼贤下士,选贤与能
C
.大败蚩尤走向联合
D
.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7
.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
①
农作物的出现
②
家畜饲养
③
聚落
④
磨制石器
⑤
城市的出现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①③④⑤
8
.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
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
A
.夏朝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国家
B
.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形成
C
.夏朝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
.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9
.一位中国导游给外国朋友介绍夏、商、西周历史,他将夏桀、商纣王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其标准应该是(
)
A
.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
.他们都扩大了统治范围
C
.他们都以统治残暴著称
D
.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10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下面文物表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最早可以推算到(
)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11
.西周的等级制度,天子之下等级最高的是(
)
A
.卿大夫
B
.诸侯
C
.士
D
.平民
12
.下列文物可以入选博物馆
“
宅兹中国
——
夏商周三代文明展
”
的是(
)
A
.司母戊鼎
B
.五铢钱
C
.击鼓说唱俑
D
.青瓷莲花尊
13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秦穆公
14
.《春秋》记载:
鲁隐公
三年,周平王去世,筹措不到丧葬费用,周王室派周大夫武氏之子到鲁国
“
求
赙
(钱财)
”
,以安葬周平王。这一事件反映了(
)
A
.诸侯争霸
B
.尊王
攘
夷
C
.王室衰微
D
.群雄兼并
15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普遍使用的生产工具是(
)
A
.木石工具
B
.铁制农具
C
.青铜器
D
.铜制工具
16
.春秋初,大小诸侯国有一百四十余个,经过数百年的战争,到战国初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这一变化体现的历史趋势是(
)
A
.渐趋统一
B
.制度瓦解
C
.经济发展
D
.适者生存
17
.《战国策
·
秦策》记载:
“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
不
私亲近
……”
这说明商鞅推行变法的重要原则是(
)
A
.法令公正且执行
严格
B
.完善秦国中央集权制
C
.打击秦国的强权贵族
D
.争取农民的积极支持
18
.兴修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它被誉为分疏治水的成功典范,
2000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
世界文化遗产
”
名录。它是(
)
A
.长城
B
.都江堰
C
.灵渠
D
.大运河
19
.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从所学知识看,最早指出类似观点的是(
)
A
.老子
B
.孔子
C
.孟子
D
.荀子
20
.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
A
.社会大变革
B
.实现大一统
C
.早期国家产生
D
.中央集权建立
21
.我国历史上第
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
A
.夏朝
B
.秦朝
C
.西周
D
.商朝
22
.秦朝实行的这一制度,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势力,实现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为以后
2000
多年的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基础。这一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世袭制
D
.禅让制
23
.《史记
•
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
“
天下苦秦久矣。
” “
天下苦秦
”
的表现不包括(
)
A
.国人暴动
B
.徭役繁重
C
.刑罚残酷
D
.赋税沉重
24
.下列成语与刘邦、项羽楚汉相争史实有关的是(
)
A
.围魏救赵
B
.尊王
攘
夷
C
.四面楚歌
D
.退避三舍
25
.秦末农民战争风起云涌。将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
秦朝灭亡
②
陈胜吴广起义
③
楚汉之争
A
.
②③①
B
.
①③②
C
.
②①③
D
.
③②①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26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主题探究活
河北沧州市泊头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