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
西汉的建立者是()
A
.
汉武帝
B
.
汉文帝
C
.
汉景帝
D
.
汉高祖
2
.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是(
)
A
.百家争鸣
B
.文景之治
C
.光武中兴
D
.三国鼎立
3
.汉武帝统治期间,铸造的钱币是(
)
A
.交子
B
.半两钱
C
.五铢钱
D
.贝壳
4
.有一次,华佗给一个病人动手术,可病人因疼痛而无法配合,华佗该怎么办呢?(
)
A
.打晕他
B
.给他打麻醉针
C
.给他喝麻沸散
D
.强行动手术
5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的皇帝是
(
)
A
.
汉高祖
B
.
汉武帝
C
.
光武帝
D
.
汉文帝
6
.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A
.司马懿和司马昭
B
.司马昭和司马炎
C
.司马炎和司马睿
D
.司马懿和司马睿
7
.三国时期,台湾的名称叫(
)
A
.基隆
B
.台北
C
.琉球
D
.夷洲
8
.提倡
“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
的宗教是(
)
A
.基督教
B
.佛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9
.
在南朝的四个王朝中
“
疆域最大
,
经济比较繁荣
,
社会比较安定
”
的是
(
)
A
.
宋
B
.
齐
C
.
梁
D
.
陈
10
.王莽篡位建立的王朝是(
)
A
.秦朝
B
.西汉
C
.新朝
D
.东汉
二、组合列举题(共
15
分)
11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
书圣
”——
(2)
黄巾起义的领导者
——
(3)
前秦皇帝
苻坚
任用的汉人丞相
——
(4)
东汉明帝派他出使西域
——
12
.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
我国历史上跨公元前后的朝代
——
(2)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3)
位于山西大同的著名石窟
——
(4)
加速西晋灭亡的事件是
——
13
.列举
“
三国鼎立
”
时的三国名称及都城。
14
.列举出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四个著名战役名称。
三、材料分析题(共
20
分)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
图为张骞通西域路线图
材料二
西汉以来,在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五彩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和名贵的香料贸易络绎不绝。这条通道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
作出
了重要贡献。
材料三
中国提出并推动
“
一带一路
”
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1)
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请写出张骞两次出使西
域的时间、西汉政府管理西域机构的名称及其历史价值。并依据材料指出这条
“
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
”
的作用。
(2)
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今天中国大力推动
“
一带一路
”
,有什么现实意义?
16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中华民族自古就重视农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一
距今约
9000—7000
年,在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兴起了原始农业,原始农业由最初的
“
刀耕火种
”
,发展到用骨
耜
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
摘编自
统编版七年级
《中国历史》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三
汉景帝说:
“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
令郡国务劝农桑。
”
材料四
江南为之国盛矣
……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
稔
,则
数郡忘饥
。
……
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
《宋书》
(1)
根据材料
一
,请分别说出在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原始农业兴起的古代人类遗址的杰出代表。
(2)
材料
二反映
的是春秋后期生产工具革新和耕作技术的进步,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它们的出现对当时经济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3)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景帝采取的哪
些措施体现了其
“
农,天下之本
”
的思想?
(4)
材料
四反映
了江南地区什么历史现象?
(5)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农业的发展与哪些因素息息相关?
17
.
阅读下列材料
,
回答问题。
材料
一
魏主曰:
“
国家兴自北土,
徙
居平城,虽富有四海,
文轨未一
。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崤函帝
宅,河
洛
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
——
《北史》
材料二
“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
猝
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
黜
。各宜深戒!
”
——
《资治通鉴》
(
1
)材料一中提到的
“
魏主
”
指的是谁。他想把都城迁到哪儿
?
(
2
)材料
二体现
了
“
魏主
”
在哪一方面的改革?
“
北语
”
指哪一民族的语言?
(
3
)
“
魏主
”
进行的这次改革有
何历史
作用?
(
4
)通过对
“
魏主
”
改革的分析,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四、综合探究题(共
15
分)
18
.
“
秦皇汉武
”
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秦皇
”“
汉武
”
分别指的是谁?
(2)“
汉武
”
在政治上采取了谁的什么建议来巩固大一统的局面?
(3)“
秦皇汉武
”
对儒家学说分别采取了什么样的做法?这两种做法有什么共同之
处?
19
.中华文化博
解释分析吉林四平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