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春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学情调查化学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
共
20
分
)
第
1-10
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泰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以下泰州传统工艺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砖瓦雕刻
B
.米酒酿造
C
.杉木造船
D
.绳带编织
2
.厨房里的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面粉
B
.白糖
C
.植物油
D
.胡椒粉
3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氧气用于火箭发射,因为它有助燃性
B
.酒精用于杀菌消毒,因为它有挥发性
C
.氦气代替氢气填充探空气球,因为它有稳定性
D
.氢氧化钠用于制叶脉书签,因为它有腐蚀性
4
.同学们用紫甘蓝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于检验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性,部分操作如图,其中错误的是
A
.研磨紫甘蓝
B
.浸取色素
C
.取用氢氧化钠溶液
D
.滴入自制指示剂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
5-8
小题:
泰州
溱湖康养宜
居,
春看会船
、夏赏荷花、
秋尝八
鲜、
冬观候鸟
。
溱
湖公园的智能温室大棚中种植黄瓜,定期喷洒加入葡萄糖和氨基酸的牛奶,抗病、口感好。
5
.下列做法有利于
保护漆湖生态环境
是
A
.随意捕捞水产品
B
.大量使用柴油动力游船
C
.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D
.为使
溱
湖水变得澄清投入大量明矾
6
.
溱湖八鲜中的解蟹
含有丰富的锌、钙、硒等元素,钙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
.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0.08g
C
.化合物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
+2
价
D
.钙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
7
.丙氨酸
(C
3
H
7
NO
2
)
是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氨酸属于氧化物
B
.丙氨酸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
:
2
C
.丙氨酸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
.丙氨酸由碳、氢、氧、氮原子直接构成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多吃黄瓜可以补充维生素
B
.大棚使用的塑料薄膜属于合成材料
C
.牛奶中的蛋白质能直接被人体吸收
D
.长跑时喝含葡萄糖的饮料可以补充能量
9
.下列实验或任务无法达成目的的是
A
.用电池
的铜帽和食醋制
取氢气
B
.用活性炭包吸附冰箱异味
C
.用火柴
梗
比
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
D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10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一氧化碳和甲烷
分别点燃,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B
除去
H₂
中混有的
H₂O
和
HCl
气体
先通过足量
NaOH
溶液,再通过足量浓硫酸
C
检验某食盐是否为加碘盐
滴加淀粉溶液,观察是否变蓝
D
分离
MgCl
₂
和
NaCl
的混合物
加适量的
KOH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第
11~15
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
且正确
得
1
分;错选得
0
分。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1
.下图为物质甲转化为物质丙的微观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乙的排放会导致酸雨
B
.
丙物质
的稀溶液可用于除铁锈
C
.转化
①
和转化
②
均为化合反应
D
.转化中只有硫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12
.某同学利用图
1
装置探究稀盐酸和
氢氧化钠
的反应,实验开始后将溶液
Y
逐滴注入。利用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
Y
为氢氧化钠溶液
B
.
b
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
.
c
处溶液滴
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盐酸过量
D
.溶液
Y
不断滴加的过程中,
Na
+
数目不断增加
13
.如图为
MgCl
₂
、
KCl
和
MgSO
₄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
T₂℃
时,将
MgSO
₄
、
MgCl
₂
固体各
60g
分别溶于
100g
水,均得到饱和溶液
C
.
T₃℃
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₂℃
,只有两种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
.
T₁℃
时等质量的
KCl
、
MgSO
₄
饱和溶液升温到
T₃℃
,要使两种溶液均达到饱和,加入的对应溶质质量相等
14
.下列实验的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
.甲实验电解水生成的新微粒是
H
、
O
B
.乙实验集气瓶和烧杯中水的作用完全相同
C
.丙实验先点燃酒精喷灯后点燃酒精灯
D
.丁实验观察到饱和石灰水变浑浊
15
.
“
价类二维图
”
从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两个维
度认识
元素及其化合物。下图是氮元素的
“
价类二维图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
A
、
NO
、
NO₂
都是空气污染物
B
.
NH
3
可以和
HCl
反应生成
B
物质
C
.
NO
2
生成
C
的反应为
NO
2
+H
2
O=HNO
3
+NO
D
.物质
C
可以和
氢氧化钠
反应生成
NaNO
3
,
NaNO
3
的名称是亚硝酸钠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
共
40
分
)
16
.
“
二十四节气
”
与农耕生产息息相
关。
(1)“
春分
”
:莺飞草长,菜花飘香。从微观的角度分析闻到菜花香的可能原因为
。
(2)“
谷雨
”
:一颗红薯一把灰。其中的
“
灰
”
指草木灰
(
含碳酸钾
)
,碳酸钾溶液显碱性,不能和含
(
写离子符号
)
的肥料混合施用。
(3)“
白露
”
:白露满地,
割谷拾棉
。古人用实心钢管敲打成
“
薄如叶
”
的镰刀割谷,说明
铁具有
良好的
性。谷
试卷解析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