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八年级(上)期末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
在物理学中,为纪念科学家牛顿的重要贡献,用牛顿作为单位命名的物理量是( )
A
.力
B
.密度
C
.质量
D
.速度
2
.
现在很多智能设备都有声纹密码解锁功能,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
.响度
B
.声速
C
.音调
D
.音色
3
.
唐朝诗人孟郊在《登科后》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如图所示,是诗人骑马赏花的情景,若说诗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路面
B
.路边的百花
C
.身后的房屋
D
.诗人的马
4
.
西宁是全国文明城市,人们应自觉控制噪声,下列不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做法是( )
A
.不高声喧哗
B
.跳舞时调低音响设备音量
C
.在公路上不鸣笛
D
.在学校周围植树
5
.
如图所描绘的情景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
.
筷子在水中弯折
B
.
山在水中的倒影
C
.
手的影子
D
.
天空中的彩虹
6
.
如图是可用蒲公英顶起的最轻金属结构——微晶格材料,它是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组合,并且可以从超过
50%
的压缩量中恢复,由此可知微晶格材料具有的特点是( )
A
.密度小、弹性差
B
.密度大、弹性差
C
.密度大、弹性好
D
.密度小、弹性好
7
.
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研究过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若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让光线透过小孔投射在墙壁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B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C
.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
.小孔成像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8
.
如图所示的“圭表”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发明的天文观测仪器,它由相互垂直的“圭”和“表”两部分组成。为了让“表”处于竖直位置,古代天文学家用铅垂线进行校正,这种做法主要利用了( )
A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
B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
.重力的作用点在其几何中心
D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9
.
我国殷墟出土的一支骨尺,约合中等身高人的拇指至中指之间一拃的长度(约
17cm
),下列物体的尺度约为
1
支该骨尺长度的是( )
A
.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
B
.乒乓球的直径
C
.课桌的高度
D
.粉笔的长度
10
.
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明复习摩擦力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适合放在图中
②
处的例子是( )
A
.做引体向上时,要把手汗擦干
B
.运动鞋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
.使用橡皮擦擦除字迹要用力
D
.给机器设备滴加润滑油
11
.
图像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如图所示的图像中,如果在横、纵坐标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不能描述的是( )
A
.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B
.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关系
C
.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D
.物体的密度与其质量的关系
12
.
物理学中常常会用到一些物理方法,下列关于物理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光的传播路径时引入光线——等效替代法
B
.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微小放大法
C
.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水花四溅,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理想实验法
D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控制变量法
13
.
如图是手机内置有超声波识别系统,手机发出超声波遇到手指上凸凹不平的指纹
A
、
B
、
C
、
D
、
E
五个位置,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
0.27ms
、
0.41ms
、
0.27ms
、
0.41ms
、
0.19ms
,可求出手指与手机平面的距离,则该处指纹的大致形状是( )
A
.
B
.
C
.
D
.
14
.
两个相同的带刻度的烧杯分别装有水和未知液体,用天平测出装有水的烧杯总质量为
m
1
、装有未知液体的烧杯总质量为
m
2
,并分别读出水和未知液体的体积为
V
1
、
V
2
,现
在
m
﹣
V
图像中标出
A
点(
m
1
,
V
1
)和
B
点(
m
2
,
V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液体仍为水
B
.该液体密度为
0.9g/cm
3
C
.烧杯质量为
40g
D
.
60cm
3
该液体质量为
42g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空
1
分,共
12
分)
15
.
近视的小胡购买了一款华为智能眼镜,如图所示,它除了可以当作眼镜外,还可以当作蓝牙耳机,当小胡长时间低头时,它还会做出提醒。小胡佩戴的是
透镜,通过滑动左右腿可实现音量调节,这改变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6
.
滑板车是学生喜爱的玩具。用脚向后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如果不蹬地,滑板车
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7
.
如图所示,是小凯制作的“鸟哨”的结构图,在
A
处吹气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吹“鸟哨”时上下推动活塞,可以发出“
do
(
1
)”“
re
(
2
)”“
mi
(
3
)”“
fa
(
4
)”“
sol
(
5
)”“
la
(
6
)”“
si
(
7
)”不同的音调,小凯用“鸟哨”吹奏歌曲《上学歌》中的“太”时,活塞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