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历史试卷
总分
:
100
分
时间
:
80
分钟
说明
:
1
.
练习共
33
题
,
满分为
100
分
,
考试用时
80
分钟
;
2
.
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注意使用
2B
铅笔涂卡。
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
.
“这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和北部的河流
,
它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
定期泛滥
,
使人们知道它一旦失控
,
就会毁灭一切。于是人民挖渠把泛滥的河水储存起来
,
涨水、退水时
,
他们精确记录和计算
,
最终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下列文明成就中
,
属于材料中“灿烂的文明”的是
(
)
A
.
影响深远的成文法典
B
.
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C
.
神秘的象形文字
D
.
惊艳后世的哲学成就
2
.
在《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诸如买卖、借贷、租赁、承揽、寄存、合伙、雇佣等规定
,
同时还对高利贷作了限制。这可以用来说明古巴比伦王国
(
)
A
.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
商品经济的活跃
C
.
奴隶制相对发达
D
.
社会关系的复杂
3
.
印度中央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顾问
,
蜚声国际的纳林德
·
贾达夫博士曾开玩笑说“他来自印度种姓制度中最低贱的等级
,
但他突破了种姓制度的所有藩篱”。如果根据种姓制度的划分
,
纳林德
·
贾达夫博士在古代印度应属于
(
)
A
.
婆罗门
B
.
刹帝力
C
.
首陀罗
D
.
吠舍
4
.
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将希腊文化灌注到亚洲
,
而“东方的影响也以席卷一切之势涌入西方”。历史学家布恩的观点反映出亚历山大的扩张
(
)
A
.
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B
.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
汇
C
.
打通了亚欧商贸通道
D
.
中断了东西方文化发展进程
5
.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
: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
,
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
,
无论在战时或平时
,
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
)
A
.
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B
.
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C
.
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
D
.
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6
.
历史归纳是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下图是老师课前给出的一组图片
,
安排学生归纳出学习的主题是
(
)
A
.亚非文明的多样性
B
.大学的发展演变
C
.欧洲文明的一体化
D
.欧洲的封建时代
7
.
中世纪的阿拉伯地理学家
,
不仅发扬了希腊地理学
,
而且将不断进步的地图说、地球经纬度、准确的制图术甚至将处于世界前沿的天文学、数学、造纸术、磁针罗盘等传入西方。这反映阿拉伯人
(
)
A
.
开创了东西方的贸易通道
B
.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
C
.
推动了亚非人民友好往来
D
.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8
.
1484
年
,
意大利思想家皮科写道
,
“
(
人
)
可以有自己的主张与选择的权利”
,
他呼吁人们“作为你自己的自由的创造者和塑造者
,
应该用最能够适合你的形式构建自己”。以下对皮科主张认识正确的是
(
)
A
.
提倡民主政治
B
.
维护教会特权
C
.
肯定人的价值
D
.
反对君权神授
9
.
下表内容反映的是
(
)
1492
年
哥伦布到达新大陆
16
世纪初
马和牛被引进新大陆
1555
年
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6
世纪
70
年代
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
16
世纪
80
年代
巴西成为世界最主要的蔗糖产地
约
1700
年
美洲土著居民人口下降
60%—90%
A
.
新航路开辟的利弊
B
.
殖民掠夺的罪恶
C
.
世界各地的联系密切
D
.
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10
.
英国国王财力不足导致宫廷服饰出现较大变化
,
王室审美观念也发生相应变化
,
1691
年英国史学家盖伊
•
米吉这样写道
:
“英国宫廷内服饰朴素文雅
,
谦虚内敛
,
让人觉得之前的英国人那股模仿法国人的着装
,
是相当愚蠢的。”导致审美观念变化的根源是
(
)
A
.
君主权力的受限
B
.
文艺复兴的深入
C
.
工业革命的展开
D
.
社会经济的衰退
11
.
美国历史的发展经历了种种坎坷。如图所示是美国某一阶段的发展示意图
,
F1
是它发展的动力
,
F2
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关于美国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图中动力
F1
是受法国大革命影响
B
.
图中阻力
F2
是英国的殖民统治
C
.
图中
a
处是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D
.
图中
b
处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12
.
在
1787
年的制宪会议上
,
“有人触动奴隶制
,
人们知道如果废除奴隶制
,
很多州就不会承认联邦政府。所以
,
美国是一个自由和奴隶并存的联邦
,
美国不仅保护了自由
,
也保护了奴隶制”。据此可知
,
美国制宪会议
(
)
A
.
致力于实现国家统一
B
.
背弃了启蒙思想内核
C
.
肯定了奴隶制的价值
D
.
带有明显的妥协色彩
13
广东东莞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