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月考检测八年级历史试题卷
(全卷两个大题,共
29
个小题,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1
.历史、道德与法治合场考试,考试时间共计
150
分钟。同时发卷(卡)。考试结束后,分学科交回答题卡。
2
.本卷为历史试题卷。考生解题作答必须在历史答题卡上。答案书写在历史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
Ⅰ
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
下图是在
“
中国第一镇
”——
虎门镇的一座双手拦腰折断一杆鸦片烟枪的巨型雕塑《较量》,与这座雕塑反映的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
郑和下西洋
B
.
林则徐虎门销烟
C
.
《南京条约》的签订
D
.
虎门炮台失守
2
.
“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
……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因英国而被暴力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
材料中
“
隔绝状态
……
被暴力打破
”
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
.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
B
.中国社会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C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成为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
.
近代史上,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领土
150
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A
.
英国
B
.
俄国
C
.
法国
D
.
美国
4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与以往的农民起义不同之处是
A
.政权内部斗争
B
.革命纲领无法实现
C
.利用宗教
D
.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5
.以下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A
.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
B
.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清政府完全沦为
“
洋人的朝廷
”
6
.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
海盗式
”
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
.以战争为主要手段
B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
.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D
.增大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7
.
9
月
30
日是国家设立的烈士纪念日,崇尚英雄、纪念英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邓世昌等清军将士英勇抗敌、为国捐躯的事迹发生在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公车上书
C
.武昌首义
D
.新文化运动
9
.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
.清政府的统治腐朽
B
.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C
.贪官恶霸横行乡里
D
.贫苦农民富有斗争精神
10
.
1899
年提出
“
门户开放
”
政策,实质让中国回到几个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这个国家是(
)
A
.俄国
B
.德国
C
.美国
D
.法国
11
.小明同学在昆明坐公交车,发现有些站名叫
“
护国路
”
、
“
护国桥
”
,这些站名是以下列那件历史事件命名的(
)
A
.辛亥革命
B
.护国战争
C
.护法战争
D
.二次革命
12
.当你读到
“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能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能低头!
”“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
等传单和口号时,你首先想到的是(
)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一二
·
九运动
D
.西安事变
13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干将;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他是(
)
A
.李鸿章
B
.陈独秀
C
.孙中山
D
.胡适
14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被称为是
“
开天辟地的大事
”
,主要是因为中国革命
①
有了新的奋斗目标
②
实现了国共两党联合
③
有了新的领导
④
以三民主义为指导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15
.流行歌曲《两只老虎》的旋律起源于
17
世纪的法国,传入中国后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填词。其中最有名的是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
。这段歌词改编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红军长征
D
.义和团运动
16
.毛泽东题词中
“
星星之火
”
指的是(
)
A
.
五四运动
B
.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
南昌起义
D
.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17
.
“
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炮?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
国士兵撤出宛平?
”
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
1937
年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的提问。斯诺的质问主要针对的事件是
A
.
“
一二
·
九
”
运动
B
.卢沟桥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18
.毛泽东曾经说过,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
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
”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抗日战争
A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
.使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
19
.抗战时期,一位父亲送给参军的儿子一面
“
死
”
字旗。旗上写着:
“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
夫有分。本欲服役,乃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
从中,我们能感受到这对父子(
)
①
救亡图存的坚定决心
②
宁死不屈的
山东德州市宁津县第三实验中学、第六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