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
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卷
九年级历史
说明:
1
.全卷共
8
页,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满分为
100
分,考试用时
80
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
2B
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要答在答题卡上。
4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据史学家记载,古埃及的农夫
“
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出来,流到田地上去灌溉,灌溉后再退回河床,然后把种子撒在土地上,叫猪上去踏进这些种子,此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
”
这说明古埃及人(
)
A
.受益于尼罗河
B
.农民十分懒惰
C
.自然环境恶劣
D
.种植技术先进
2
.《汉谟拉比法典》第
138
条规定:如果自由民想与原配离婚,那他应该给女方相当于聘金数额的钱,并把女方从娘家带来的嫁妆归还才能离婚。由此可知(
)
A
.该法典内容十分完备
B
.男性拥有绝对权威
C
.该法典规范民众生活
D
.这一时期男女平等
3
.
伯里克利
主政时期,主张由政府发放津贴鼓励贫穷公民参加公共庆典等大型活动,以及观看体育赛事、戏剧演出等。此举有利于(
)
A
.消灭罗马社会的矛盾
B
.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C
.保障平民的参政机会
D
.发展雅典的文化事业
4
.在《十二铜表法》中,
“
罚金和赔偿
”
替换了
“
同态复仇
”
和
“
死刑
”
,
“
过失杀人
”
和
“
故意杀人
”
的刑罚有了必要的区分。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
A
.渗透尊重生命的意识
B
.旨在维护奴隶
主利益
C
.减轻了对奴隶的处罚
D
.推动了罗马疆域扩张
5
.地中海地处欧、非、亚三大洲之间,拥有悠久丰富的历史,有
“
智慧之海
”
、
“
伟大之
海
”
之称。以下哪一项可以佐证地中海
“
智慧之海
”
的美名(
)
A
.伯里克利建立津贴制度
B
.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
C
.孝德天皇推行大化改新
D
.麦哲伦的船队环球航行
6
.
“
帝国早期的纪念碑雕塑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皇帝出征和向士兵讲话的场面;到了帝国后期,皇帝形象正面,身材高大超乎常人,而士兵形象则渺小模糊
”
,由此可知,帝国的雕塑艺术(
)
A
.兼具了政治和艺术功能
B
.显示了高超的工艺技术
C
.多取材于国内政治话题
D
.体现了强盛的帝国实力
7
.著名学者刘景华在《人类六千年》中写道:
“
由于层层封受土地,
9
世纪至
10
世纪的西欧便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
”
下列构成
“
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
”
的是(
)
A
.庄园与法庭
B
.教会与大学
C
.封君与封臣
D
.富农与市民
8
.西欧封建时代,教会有教会的法律,地方有地方的习惯法,贵族也有自己的贵族法典、封建契约和领主法庭。这表明当时(
)
A
.法律专业化程度高
B
.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C
.各种法庭互相配合
D
.法律
体系较为混乱
9
.当社会动荡之时,
“
顺从庄园制度就可以获得领主的保护。失去生命还是自由?在这样的情况下,成为农奴甚至可以说是个更好的选择。
”
这则材料反映出(
)
A
.中世纪的人们渴望自由
B
.农奴是中世纪最佳职业
C
.庄园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D
.中世纪的人们就业困难
10
.庄园法庭经常
“
邀请德高望重者进行调解
”
,已经起诉的纠纷有时也会被允许而
“
私下和解
”
,法庭还常应诉讼一方和解请求而
“
推迟裁决
”
,只有难以和解的诉讼才由陪审团裁决。这些做法旨在(
)
A
.缓解或避免矛盾激化
B
.保证判决的公平公正
C
.维护领主的司法特权
D
.凸显庄园法庭的权威
11
.有人将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称为
“
生长在夹缝中的希望之花
”
,它既不受国王统治,也不受教会统治,是因为它拥有(
)
A
.自治权
B
.自主权
C
.独立权
D
.自由权
12
.表中内容反映了《罗马民法大全》(
)
《罗马民法大全》部分条款
“
被判处剥夺生命的怀孕妇女的刑罚,被延缓到她生产以后
”
“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禁止把妇女关进监狱。如果妇女被指控犯有
严重的罪行,她将被关进修道院
”
A
.实现了男女平等
B
.凸显了人文色彩
C
.维护了妇女特权
D
.内容系统而完备
13
.公元
603-604
年,圣德太子制定的冠位十二阶和宪法十七条规定:根据才能和功绩授予个人冠位
“
是非世袭的
”
,
“
国非二君,民无两主,率土兆民以王为主
”
。这一规定意在(
)
A
.强化天皇权威
B
.提升贵族地位
C
.确立幕府统治
D
.推动平民参政
14
.塞缪尔
·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
“
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1500
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
1500
年~
19
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
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
“
遭遇
”
的标志性事
解释分析广东中山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