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
学情调
研
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
纸相应
位置上)
1
.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
研
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
A
.沿尼罗河而行,了解种姓制度,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
.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楔形文字,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
.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荷马史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
.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
谟
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2
.
“
倭国
”
自知落后,深慕中华文明,引颈向望,
欲移为己用
。于是,便不惜万般艰辛,
选渡重洋
,学习中国文明。使日本渐为文明先进之国。材料评述的是( )
A
.
“
大化改新
”
B
.幕府统治
C
.
“
明治维新
”
D
.
“
大陆政策
”
3
.
“
农奴缴纳迁徙税离开庄园;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兴起;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
上述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A
.封君
封臣制
的确立与
完善
B
.庄园经济的兴起
C
.中世纪城市的自由与自治
D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
.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了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
“
全球分裂
”
。这里的
“
全球分裂
”
是指
(
)
A
.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
B
.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C
.欧洲形成了两个军事侵略集团
D
.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5
.依据下列三幅油画中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其概括的主题应是(
)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A
.人性之光
——
文艺与人的解放
B
.寻梦东方
——
艰难的探险之路
C
.问道政治
----
不同选择的革命
D
.技术创新
----
机器生产的时代
6
.
“
英国人安东尼
·
培根从
1768
年开始从事黑奴贸易
,
八年中他赚了
76000
英镑。他用这笔巨款开了一家铁厂,几年后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
”
材料阐述了黑奴贸易对英国的作用是
(
)
A
.开拓了海外市场
B
.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C
.提供了工业原料
D
.利于资本原始积累
7
.下列有关《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评述,正确的是(
)
A
.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分别是法、美、英三国的法律文献
C
.都使本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
.都沉重打击了本国的封建制度
8
.《新全球史》写道:
“
工业巨头和企业家简直富可敌国,
……
在工厂与矿山中辛苦工作的劳工大众形成了新的工人阶级。
”
材料直接反映了工业革命
A
.推动生产力发展
B
.造成阶级分化
C
.加速城市化进程
D
.产生环境污染
9
.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史实与观点。观点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下列
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映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B
.日本明治政府颁布了《五条誓文》
C
.
1865
年美国南北战争中北方获胜
D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
10
.下列选项中属于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共同点的是(
)
A
.都建立了独立的国家
B
.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
C
.封建王公是主要领导者
D
.都沉重的打击了殖民者
11
.列宁指出: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布尔什维克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
“
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来了
”
的
“
国际环境
”
主要是指(
)
A
.俄国军队前线出击失败
B
.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
C
.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
D
.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
12
.
观察下图《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请指出哪一组数字代表的国家是同盟国集团?
A
.
①②③
B
.
④⑤⑥
C
.
①③⑤
D
.
②④⑥
13
.有学者针对一战指出:
“
因为欧洲看起来被削弱、分裂和不堪一击
了,所以这些白人不再注定是殖民地的统治者了。从欧洲和西南亚战场返回家乡的殖民地居民根据他们的亲身观察加深了这种印象。
”
这意在说明一战
A
.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B
.结束于世界人民的反战运动
C
.终结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D
.有利于被压迫地区民族解放
14
.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会在一则通告中宣告:
“
冬宫和大本营的电话线已经切断
……
各地的政权都已转到工人、士兵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的手里。
”
这一通告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
)
A
.使无产阶级斗争开始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B
.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C
.推动国际共产主
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D
.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15
.
1919
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和
1921
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的不同之处是(
)
A
.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列强操纵的会议
B
.都损害了其他弱小民族的利益,表现出
“
弱国无外交
”
C
.都涉及了中国问题,体现了大国强权
D
.都建立起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16
.《顾维钧回忆录》里写道
:“
我很失望
,
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
,
出卖了作为战
解释分析江苏宿迁市崇文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学情调研历史试卷(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