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安徽省六安市中考历史综合评测试卷(二)
一、
选
择
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30
分。
1
.
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在距今约
7000
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反映了( )
A.
早期农业的产生和发展
B.
出现早期国家
C.
原始宗教信仰的出现
D.
畜牧业的发展
2
.
清末革命派主张以
“
黄帝
”
来构建中国的国族形象,强调
“
中华民族
”
的祖源、血统;康有为则主张以
“
孔子
”
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突出强调儒家传统所奠定的道德文化秩序才是判别中华民族的标准。双方争议的源头在于( )
A.
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
B.
阶级属性存在差异
C.
对儒家文化的认可度
D.
是否坚持
“
排满
”
3
.
假如要评选历史上为汉藏的友好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女性,能成功入选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
北宋中期,为了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同时也减少军费开支,王安石在变法中采取的对应措施是( )
A.
募役法
B.
方田均税法
C.
农田水利法
D.
保甲法
5
.
“
比较
”
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关于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共同点描述正确的是( )
①
革命对象都是本国君主专制统治
②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
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④
都通过法律的形式巩固革命成果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
.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
“
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
这段文字评价的是( )
A.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B.
蔡锷发动护国战争
C.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D.
袁世凯复辟帝制
7
.
在北平解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巧妙地将打与谈结合起来,通过与国民党傅作义的三次谈判,最终实现了对国民党军
队的和平改编和权力的和平交接。中国共产党力主和平解放北平旨在( )
A.
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
B.
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彻底颠覆蒋介石的政权
D.
保护城内市民的生命财产
8
.
邓小平在
1984
年
5
月接见外宾时指出:
“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
这表明( )
A.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C.
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美大国关系已经没有任何障碍
9
.
《道德经》中说: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
。这说明老子( )
A.
崇尚
“
自然
”
,主张
“
无为
”
B.
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
C.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
D.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10
.
“
这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它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定期泛滥,使人们知道它一旦失控,就会毁灭一切。于是人们挖渠把泛滥的河水储存起来,涨水、退水时,他们精确记录和计算,最终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
”
下列文明成就中,属于材料中
“
灿烂的文明
”
的是( )
A.
影响深远的成文法典
B.
等级森严的种姓
制度
C.
神秘的象形文字
D.
惊艳后世的哲学成就
11
.
如表为
1522-1700
年哥斯达黎加(美洲地区)人口比重变化表,这表明新航路开辟( )
年份
总人口
土著人口
非土著人口(白、黑、混血人种)
人数
占比(
%
)
人数
占比(
%
)
1522
27200
27200
100
-
-
1569
17479
17166
98.2
313
1.8
1611
15538
14908
95.9
630
4.1
1700
19293
15489
76.3
3804
23.7
A.
加速洲际人才的流动
B.
带有血腥与暴力色彩
C.
有利于世界市场形成
D.
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12
.
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我国信史(文字可考历史)开始的文物图片是( )
A.
B.
C.
D.
13
.
《国际歌》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它的诞生与下列哪一史实有关( )
A.
巴黎公社
B.
英国宪章运动
C.
俄国十月革命
D.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4
.
有学者指出,苏联的现代化不可能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外部形势决定它只能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世界环境。该学者意在强调( )
A.
苏联与其他国家的工业化路径不同
B.
苏联的现代化模式是不得已的选择
C.
苏联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极大成就
D.
苏联当时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15
.
1955
年,苏联同
7
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
“
华沙条约组织
”
成立。《华沙条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据此分析
“
华沙条约
组织
”
的成立( )
A.
体现
“
和平与发展
”
的时代主题
B.
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C.
标志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D.
体现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8
分
2024年安徽六安市中考历史综合评测试卷(二)-普通用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