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一试卷 高一语文下

吉林省辽源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docx

期末试卷 2025年 2024年 吉林省 格式: DOCX   26页   下载:1   时间:2025-06-25   浏览:19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吉林省辽源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docx 第1页
吉林省辽源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docx 第2页
剩余24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吉林省辽源市 2024-2025 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35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 一 : 文学想象和虚构不能脱离现实,这里的现实包括现实经验、现实逻辑和现实关怀三个方面。现实经验不仅是某个人经历的现实,而且是一种无数人共同经历的普遍性现实,即人民大众所体验着的更切身、更深刻的现实。事实证明,往往是那些跟普通人民息息相关的经验和现实更能够引起社会共鸣。 文学想象服从现实逻辑是指写作必须遵循一般的生活情理、历史背景和逻辑因果。很多历史题材作品虽下了很大功夫,但还是在背景知识上出错;有的作品的想象和虚构不顾人物的性格及环境的可能性,这些都有悖于写作的现实逻辑。事实上,即使是诉诸荒诞变形的现代主义作品,现实逻辑也是非常重要的。卡夫卡的《变形记》让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是超越现实逻辑的,但是为了让这个超现实逻辑获得读者的信赖,卡夫卡使用了细致入微的现实逻辑。他写格里高尔成了甲虫,靠着无数细小的脚即使拼命舞动也无法成为着力点帮助他翻身,唤起了读者真切的现实感。可见,超 逻辑的现代作品也借助于现实逻辑来获取读者的信赖和共鸣。 文学想象并非凌空蹈虚,还必须有真正的现实关怀。现实关怀未必直接体现为现实题材和现实手法,现实关怀是指作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基于对现实问题的关切、思考和热爱。现实关怀既 印证着 作家作为当代人的当代性,也是 令作品 跟现实、时代血肉相连的纽带。 (摘编自陈培 浩 《想象与虚构的可能和限度》) 材料二: 在文学创作理论中,有 “ 艺术真实 ” 与 “ 生活真实 ” 这两个概念。 “ 艺术真实 ” 是对 “ 生活真实 ” 的高度提炼,是另一层次上的更高级的 “ 真实 ” 。 经典文学的真实性绝不是对社 会生活简单的摹写和反映,而是在对生活现实高度提纯后,对我们时代本质的深邃洞见,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是历史规律的真、生活本质的真、个人情感的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会看到《牡丹亭》中杜丽娘死而复生,《西游记》中孙悟空上天入地,《浮士德》中浮士德返老还童。除了这些高雅的严肃文学外,还有近来十分流行的穿越类作品以及科幻类作品。这些明显不符合生活真实,但我们不能否定这些作品的 “ 真实性 ” ,因为这是一种基于生活真实、浓缩生活真实的高度艺术真实。 艺术逻辑与生活逻辑之间有一种既贴近又疏离的悖论。文学创作中,创作 主体会根据审美规律以及表达需要对客体进行干预。
吉林省辽源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