沣
西新城第四学校初中生物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
共
25
小题)
1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用到。
“
惊弓之鸟
”
反映了生物的什么特征( )
A
.需要营养
B
.能对外界刺激
作出
反应
C
.能生长和繁殖
D
.能遗传和变异
2
.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下列选项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流水潺潺
B
.春风细雨
C
.绿草茵茵
D
.阳光和煦
3
.下列诗句中不含生物的是( )
A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B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4
.研究人员想通过调查了解大岭山的珍稀植物种类及分布,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B
.遇见了喜欢的猫头鹰,所以调查就跟着猫头鹰的活动轨迹展开
C
.根据自己的喜好,在记录环境中发现的珍稀植物时随意进行增减
D
.调查结束后,不需要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只需要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5
.云南普洱市村民发现一种兰花螳螂,其形态颜色都与兰花相似,可完美的与其环境融为一体,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与兰花螳螂相似的是( )
A
.企鹅皮下脂肪很厚
B
.雨露滋润禾苗壮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蚯蚓能疏松土壤
6
.下列现象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
.竹节虫身体似竹节
B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
.蚯蚓可改良土壤
D
.大树底下好乘凉
7
.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
“
探究鼠妇生活的影响因素
”
的实验装置,分析可知,该同学探究的是哪一因素对鼠妇的影响?( )
A
.光
B
.空气
C
.土壤湿度
D
.温度
8
.
“
草盛豆苗稀
”
,草是影响豆苗生长的( )
A
.捕食者
B
.合作者
C
.竞争者
D
.寄生者
9
.在探究
“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
实验中,
某兴趣
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
(
用
m
表示
)
,一半置于较暗,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推测较暗环境
中鼠妇数量
变化的曲线是
A
.
B
.
C
.
D
.
10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不在视野中央(如图所示),则该同学应向什么方向移动装片进行调整( )
A
.右上方
B
.左上方
C
.左下方
D
.右下方
11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系统
B
.器官
C
.组织
D
.细胞
12
.小华用显微镜观察时,用的目镜是
10x
,物镜是
40x
,看到的物像(
)
A
.放大
50x
B
.放大
400x
C
.放大
30x
D
.缩小
400x
13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的结构层次是(
)
A
.细胞
→
组织
→
器官
→
系统
→
个体
B
.细胞
→
组织
→
器官
→
个体
C
.组织
→
细胞
→
器官
→
系统
→
个体
D
.细胞
→
组织
→
系统
→
器官
→
个体
14
.
“
为什么蝴蝶不害怕,原来是一朵美丽的蝴蝶花。
”
下列关于蝴蝶和蝴蝶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都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B
.结构层次都是细胞
→
组织
→
器官
→
生物体
C
.都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征
D
.由小到大都要经过细胞分裂、生长、分化
15
.切开多汁的水果时会流出果汁,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的( )
A
.液泡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16
.植物体的根尖在生长过程中,前端会不断的磨损消耗,正常情况下都会得到修复。这与
①
处的细胞群有关,这一细胞群属于(
)
A
.营养组织
B
.保护组织
C
.分生组织
D
.机械组织
17
.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我们使用的煤炭主要来源于( )
A
.古代蕨类植物
B
.古代苔藓植物
C
.古代藻类植物
D
.古代孢子植物
18
.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这句诗描写了哪种植物(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草本植物
19
.桫椤是在
2
亿年前恐龙时代就遍布全球的古老植物,现今在我国云南、四川等地仍有少量分布。桫椤最高可达
25
米以上,优美的羽状复叶背面有一个个孢子囊群,里面的孢子在适宜条件下可发育成新的桫椤。据此判断,桫椤属于(
)
A
.种子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苔藓植物
D
.藻类植物
20
.从种子的结构来看,我们食用的面粉主要是由小麦种子的哪部分加工而成( )
A
.胚根
B
.胚
C
.胚乳
D
.子
叶
21
.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下列玉米种子可能萌发的是(
)
A
.
胚
完整,种皮缺损
B
.尚在休眠期
C
.储存过久,
胚已死亡
D
.昆虫啃咬,没有胚乳
22
.用同一批小麦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结果如下表所示,每次测得的结果都有所不同,
你认为该批小麦的发芽率是(
)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发芽率
96%
90%
91%
95%
A
.
96%
B
.
90%
C
.
93%
D
.
94%
23
.常言说
“
根深才能叶茂
”
。
根能够
不断生长的主要原因是根尖( )
A
.成熟区和根冠的生长
B
.伸长区和分生区的生长
C
.分生区和根冠的生长
D
.成熟区和伸长区的生长
24
.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用土壤浸出
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