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三试卷 初三历史上

山西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人教版 月考试卷 2024年 2023年 山西省 太原市 格式: DOCX   13页   下载:0   时间:2024-01-14   浏览:4918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山西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第1页
剩余12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太原 37 中 2023—2024 学年九年级阶段练习(二)历史 说明:时间 5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 .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著名的革命家和军事家。他被称为 “ 南美的乔治 · 华盛顿 ” 。其理由最有可能是他 A .反抗英国压迫 B .建立民主政治 C .维护国家统一 D .推动民族独立 2 . “ 英国殖民者为了加快扑灭印度民族大起义,在新加坡截回了欲开往中国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运征军和威胁太平军的侵略军 …… 这次大起义客观上也帮助了日本的自由与独立。 ” 材料说明印度民族大起义(     ) A .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组成部分 B .对东亚的局势影响深远 C .反映了印度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D .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3 .对美国南北战争来说,解放黑奴充其量只能算作手段而非目的,如果看不到这一点,显然就是误把表象当作了实质。没有真正理解实用主义才是美国人思想的精髓。南北战争的目的主要是政治需要而非人权需要。这里的 “ 政治需要 ” 是指(     ) A .维护美国的统一 B .解放黑奴 C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 .追求自由平等的社会 4 .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彼得一世改革的重点。军队需要合格的指挥官,彼得一世不仅向欧洲 派出了数以千计的留学生,而且先后在俄国设立了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工程学院。这些新式的学校完全按!强兵营管理,为了监督学员,彼得一世下令由退役的士官手持鞭子守在课堂上。这反映出彼得一世(     ) A .重视军事人才的培养 B .只针对军事进行改革 C .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 D .改革改变了国家性质 5 . 1861 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因为这次改革(     ) A .缓解了俄国的民族矛盾 B .巩固了彼得一世的统治 C .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6 .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 都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沙皇,他们在位期间,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 .促进了俄国社会进步 B .促使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 .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 D .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7 .美国从独立到今天 200 多年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崛起的历史,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律承载了不同的任务。《独立宣言》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所承载的任务分别是(     ) A .独立与民主 B .改革与人权 C .独立与统一 D .人权与新政 8 . “ 以前日本是个典型的封建国家,到 19 世纪末它的国力不断上升,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 促使日本实现跨越的根本因素是(     ) A .倒幕运动,结束幕府统治 B .天皇亲政,重掌国家实权 C .对外扩张,推行军国主义 D .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 9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一位发明家实验发现:簧片在带铁芯线圈附近的振动可以导致圈内电流的强弱变化;反过来,同样的电流变化可以导致磁铁线圈附近簧片的振动。根据这一物理原理,他发明了通过电流传播人的声音和语言的重要通讯工具。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A .源于对生活实践经验的 观察 B .发明创造多集中于通讯领域 C .引导人们积极探寻精神世界 D .具有实验观察和科学的基础 10 .观察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万法之一、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框架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他整理的笔记的主题是(     ) 1831 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66 年,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1879 年,爱迪生研制出耐用的白炽灯泡 A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B .第一次工业革命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1 .有学者认为: “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 ……19 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 ” 对这段话的解读最全面的是(     ) A .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 B .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 C .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D .当时英国经济非常落后 12 .文学作品是现实的反映。面对沙皇的专制统治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列夫 · 托尔斯泰写出了著名的《复活》《战争与和平》等文学作品,他被列宁称为(     ) A . “ 俄国革命的镜子 ” B . “ 资本主 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 C . “ 俄罗斯小说之父 ” D . “ 苏联文学之父 ” 13 . 1921 年,列宁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在俄国这样的国家里,社会主义革命获得彻底胜利的国内条件,就是要处理好同农民的关系,引导个体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也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所遇到的最困难的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苏俄(      ) A .实行余粮征集制解决粮食问题 B .废除土地私有制分土地给农民 C .实行粮食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D .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14 .近代中国和日本,无论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还是 “ 东 洋道德,西洋艺术 ” ,都是传统文化对自身革故鼎新的开端。 “ 革故鼎新 ” 的共同表现是 A .学习西方技术 B .照搬西方制度 C .推翻君主专制 D .完成社会转型 15 .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就 “ 世界著名战役 ” 展开
山西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个人认证 查看用户
该试卷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