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
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
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单项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
6
页,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
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卷Ⅰ
单项选择题
(
共
60
分
)
本卷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项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如果要考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下列史料最可
信
的是
(
)
A.
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烧石和烧骨灰烬
B.
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和玉璧
C.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稻秆等堆积
D.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的传说
2.
某同学把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列为一个
学习
主题,其学习主题是
(
)
A.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
巩固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3.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廪”
(
指粮仓
)
、“畎”
(
指田间水沟
)
、“园田”
(
指为农田施肥
)
等字,
这
反映出商代
(
)
A.
私有观念的产生
B.
手工业的新发展
C.
赋税负担的繁重
D.
农业技术的进步
4.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图中①对应朝代的是
(
)
A.
王位世袭制的确立
B.
县制的出现
C.
司母戊鼎的铸造
D.
牛耕的推广
5.
西周初年的整体战略是稳定西北,开发东南。在东进过程中,齐、鲁是前哨,卫国接济东进主力,也非
瞰燕
翼,东控徐准
(
见下图
)
。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
(
)
A.
躲避战乱,多次迁移国都
B.
制定刑法,稳定统治秩序
C.
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工程
D.
实行分封,扩大统治范围
6.
以下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
)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A.
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B.
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
汉字的传承发生异变
D.
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7.
春秋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
A.
石器
B.
铁农具
C.
耧车
D.
翻车
8.
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这说明商鞅变法
(
)
A.
遏制了地主阶级势力
B.
得到了旧贵族势力的支持
C.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D.
维护了旧的政治经济秩序
9.
下图所示为我国古代造福千秋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其历经
2000
多年,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修建该水利枢纽的是
(
)
A.
赵国
B.
魏国
C.
齐国
D.
秦国
10.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鸟儿在天上飞,鱼儿在水中游,白云飘荡,花开花落,并不依人的意志而运作。这一思想认识属于
(
)
A.
道家
B.
墨家
C.
法家
D.
兵家
11.
“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西汉政论家主父偃这段话评价的历史人物应是
(
)
A.
齐桓公
B.
秦孝公
C.
秦始皇
D.
汉武帝
12.
下图反映的是秦朝建立后采取的一项措施。该措施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
)
A.
加强经济的交流
B.
巩固国家统一
C.
实现文字的统一
D.
兼并东方六国
13.
七年级某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中收录了“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关键词,该小组同学学习的主题是
(
)
A.
陈胜、吴广起义
B.
楚汉战争
C.
王莽改制
D.
黄巾起义
14.2021
年考古发现,霸陵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与汉文帝遗诏中所说“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这印证了汉文帝
(
)
A.
善于用人
B.
勤俭治国
C.
勤于政事
D.
虚怀纳谏
15.
西汉初年“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到汉武帝时期,“牛马成群,农夫以马耕载,而民莫不骑乘”。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西汉
(
)
A.
社会政治清明
B.
经济恢复发展
C.
中央集权加强
D.
农民负担沉重
16.
西汉初年,湖南历史上第一个
诸侯国长沙国建立。长沙国建立初期,管辖面积相当于今天湖南面积的
1.5
倍,到西汉末年,长沙国的面积不及它建国初期的五分之一。出现这种局面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
A.
休养生息的实行
B.
刺史制度的建立
C.
察举制的推行
D.
“推恩令”的颁行
17.
近数十年考古工作的收获表明,西安灞桥、新疆罗布淖尔、甘肃敦煌马圈湾遗址等都曾经有西汉麻纸残片发现。这些发现证明了西汉时
(
)
A.
造纸术成熟
B.
造纸术已经传到国外
C.
纸已经出现
D.
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18.
《史记》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
华夏始祖
⋯⋯
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人的祖先,还是匈奴人、鲜卑人的共同祖先。这体现的观念是
(
)
A.
华夷有别
B.
民族认同
C.
民族差异
D.
中央集权
19.
下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货币。这两种货币的发行
(
)
A.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B.
继承了春
河北石家庄市桥西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