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
2025
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共
40
分。第
1~10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11~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曾在浙江发现新物种百山祖角
蟾
,该物种的发现为世界两栖动物家族增添了新成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组成百山祖角蟾的元素都能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
B.
雄性百山祖角蟾通过鸣叫声向异性传递物理信息
C.
百山祖角蟾细胞膜上的几丁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D.
构成百山祖角蟾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答案】
C
【分析】
细胞中的有机物主要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其中,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也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详解】
A
、
组成百山祖角
蟾
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所特有,
A
正确;
B
、
雄性百
山祖角
蟾
通过鸣叫声向异性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
B
正确;
C
、
几丁质是一种多糖,主要存在于真菌细胞壁和昆虫外骨骼等结构中,动物细胞膜上一般不含几丁质,
C
错误;
D
、
构成百山祖角
蟾
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高的是蛋白质,
D
正确。
故选
C
。
2.
某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取适量该淀粉酶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水解等量淀粉,并在
1
小时末和
2
小时末测定产物麦芽糖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00
℃
高温处理后逐渐降低温度淀粉酶活性可恢复
B.
不同温度下处理
1h
,各实验组淀粉均被完全水解
C.
35
℃
条件下,淀粉酶为淀粉分解提供的活化能最多
D.
15
℃
条件下,
6h
末麦芽糖含量有可能达到
1.8g/mL
【答案】
D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
。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分析题图可知:在
0~1h
,
35
℃
下麦芽糖含量最高(
1.5g/mL
),说明在已测的
4
个温度中,
35
℃
时酶的催化效率最高,但不能确定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
35
℃
。在
1~2h
,
25
℃
和
35
℃
条件下,麦芽糖含量均为
1.8g/mL
,说明此时淀粉已完全水解。
【详解】
A
、
100
℃
高温处理会破坏淀粉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变性失活,因此
100
℃
高温处理后逐渐降低温度淀粉酶活性不可恢复,
A
错误;
B
、据图可知,
15
℃
、
25
℃
、
35
℃
时测得
2h
末的麦芽糖含量均大于
1h
末测得的麦芽糖含量,说明
1h
末淀粉并未被完全水解,
4
【生物】福建省莆田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