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山西
省
中考
历史
模拟卷
8
(
考试时间:
75
分钟
试卷满分:
75
分
)
注意事项:
1
.
本
试卷分第
Ⅰ
卷
(
选择题
)
和第
Ⅱ
卷
(
非选择题
)
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
回答第
Ⅰ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
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
回答第
Ⅰ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Ⅰ
卷
选择题
(
共
30
分
)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
江苏龙虬庄遗址发现了
4000
多粒距今
7000
-
5000
年之间的炭化稻米,这些稻米经历了从野生到人工栽培的过程,序列、颗粒均完整。这些发现可用于研究
(
)
A
.
早期人类的商品交换
B
.
阶级分化现象
C
.
私有财产的出现
D
.
原始农业的兴起
2
.
文字是记载历史的工具。可用下图所示文字记载的史事是
(
)
A
.
因战乱、环境等商朝多次迁都
B
.
张骞出使西域
C
.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D
.
隋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3
.
在传统胡人饮食中,五谷杂粮并非作为主食食用。但《齐民要术》记载,魏晋时期,胡人在烹饪牛肉、羊肉时都加入了米和面。发生这种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
.
中外贸易的发展
B
.
民族交融的影响
C
.
自然环境的改善
D
.
社会生活的安定
4
.
《东京梦华录》记载:
“
(
宋时开封
)
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
·…
第三门皆动用什物
··…
卖蒲合、簟席、屏
帏
、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脯腊之类
·…
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
……
之类。
”
材料反映出宋
代
(
)
A
.
海外贸易发达
B
.
城市布局合理
C
.
商帮行会林立
D
.
商业贸易繁荣
5
.
1408
年,古
浡
泥国国王
麻那惹加那受郑
和友好访问之影响,率团
150
人来华进行回访
;
在郑和船队初访满
剌
加国后
,
永乐九年
(
1411
年
),
满刺加国国王即率
540
人的庞大使团来华进行友好交流。这体现了郑和下西洋
(
)
A
.
促进了沿线贸易的发展
B
.
推动了国家间的友好往来
C
.
促进了民间的情感交流
D
.
留下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
6
.
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说:
“
最近的战斗使北京许多街区毁灭。北京被占领之后头三天公开允许的抢劫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英军的抢劫是相当有制度的
……
日本军的战利品必须上交国家
……
俄军的抢劫以最原始的方式进行,东西被扔得乱七八糟。法国在抢劫方面也不落人后。
”
材料所述历史事件发生后,中国
(
)
A
.
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
.
改总理
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
C
.
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
D
.
150
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被侵占
7
.
从立宪转向革命的张
謇
敏锐地觉察出这场革命与中国历史上一切
“
革命
”
的本质区别:
“
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
一
姓
之更变迥然不同。
”
这种
“
迥然不同
”
是因为辛亥革命
(
)
A
.
推翻了落后的封建制度
B
.
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C
.
完成了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
D
.
制定了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8
.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变革中进步。下列两个学堂的共同作用是
(
)
A
.
促进了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B
.
维护了清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C
.
为洋务运动培养了翻译及军事人才
D
.
传播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
9
.
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
1957
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同
1952
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
128
.
5%
,农业总产值增长
25%
,钢产量增长近
3
倍。这说明
“
一五
”
计划
(
)
A
.
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B
.
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
.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
.
苏联援建起决定性作用
10
.
某校历史社团的同学们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同学们围绕研究主题展示的一张学习成果汇报卡。由此可得出,新中国国防建设
(
)
A
.
提高了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B
.
筑起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钢铁长城
C
.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
D
.
推动现代军事指挥人才队伍的形成
11
.
它用鲜明透彻的语言阐述了一个新的世界观,为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法论,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行动指南,不仅对西欧还对世界,不仅对发表的那个时代还对当今时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
(
)
A
.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
否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作用
C
.
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D
.
促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12
.
《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指出:
“
当分遣舰队指挥官马休
·
培里的舰队
·…
在江户湾停泊时
……
它似乎注定要灭亡。但是
,
日本人却是唯一以平等条件进入
19
世纪世界市场的民族。
”
这主要得益于
(
2024年山西中考历史模拟卷8.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