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区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七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
18
题,
18
分)
1
.小明喜欢收集历史图片,下面是他收集的三幅图片。这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古代纹饰的演进
B
.生产工具的进步
C
.耕作技术的发展
D
.器物文明的演进
2
.
“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
如果要详细了解这种哲学思想,你应该阅读
A
.《论语》
B
.《韩非子》
C
.《墨子》
D
.《道德经》
3
.下侧地图所示现象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
.促进了民族融合
B
.丰富了发展了中华文明
C
.完成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D
.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
4
.
“
口口口
”
以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是
‘
二十五史
’
之首,被鲁迅誉为
“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
”“
口口口
”
的名字应是
A
.司马迁
B
.张仲景
C
.贾思勰
D
.郦道元
5
.中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
.半坡人
B
.河姆渡人
C
.北京人
D
.元谋人
6
.秦统一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7
.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
张骞出使西域奠定了丝绸之路开辟的基础
②
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向西到达西亚,最远到达欧洲
③
秦始皇派兵北击匈奴开辟了丝绸之路
④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8
.
“
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
这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
A
.意义
B
.目的
C
.原因
D
.结果
9
.时序性是历
史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牧野之战
②
淝水之战
③
赤壁之战
④
涿鹿之战
A
.
①②④③
B
.
①④③②
C
.
③①②④
D
.
④①③②
10
.下列与佛教无关的建筑的(
)
A
.白马寺
B
.云冈石窟
C
.秦始皇陵兵马俑
D
.龙门石窟
11
.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是秦末农民战争中提出的口号。它的提出(
)
A
.顺应了陈胜、吴广称帝反秦的要求
B
.表明反秦义军的将领都出身布衣
C
.能够号召人民反抗秦的统治
D
.旨在反对秦的
“
焚书坑儒
”
12
.归国华侨想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去(
)
A
.黄帝故里
B
.大禹陵
C
.秦始皇陵
D
.霸陵(汉文帝陵寝)
13
.按照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年代长短进行排列
,
正确的顺序是
A
.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
B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C
.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
D
.山顶洞人、元谋人、北京人
14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王朝建立时,距今
A
.约
5000
多年
B
.约
4000
多年
C
.约
3000
多年
D
.约
2000
多年
15
.
1929
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一个山洞里,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下列关于北京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其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
B
.其外貌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C
.其已经会人工取火,还会保存火种
D
.其会直立行走
16
.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始于(
)
A
.秦朝的统一
B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C
.丝绸之路的开辟
D
.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
17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
“
春秋战国历史
”
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下图)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
是(
)
●
政治:商鞅变法
●
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A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18
.
“
曹操墓在安阳
”
引发了一系列质疑风被:从
“
魏武王
”
的谥号真伪,到曹操墓女骨是不是卞夫人的疑团,再到曹操墓
DNA
鉴定
……
判断是否曹操墓的正确方法途径是
A
.根据史书等文献资料的记载
B
.仔细研究墓里出土的实物史料
C
.根据历史学家的经验判断
D
.文献与墓中实物资料互相印证
二、非选择题(共
4
题,
32
分)
19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
——
引自《汉书》
材料二:
“
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
——
引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至强。
——
引自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2)
你认为商鞅变法中哪项内容对当时的
“
守旧群臣
”
打击最大?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并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被焚毁,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
吉林白山市临江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七年级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