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
.在原始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私有制、阶级产生,最终国家形成,人类文明产生。人类文明产生之初(
)
A
.同一地点扩散,多元一体
B
.基本独立发展,明显多元
C
.都是大河文明,专制集权
D
.都是城邦国家,商业发达
2
.罗马通过民众大会、元老院、保民官之间的权力分立和相互牵制的安排形成权力制衡格局。其中,保民官的政
宪意义
非常独特:
保民官既无
立法权又无行政权,但拥有的否决权,不仅可以否定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也可以取消元老院决议的法律效力,为保护人民面对抗政府,据此分析,保民官的设置(
)
A
.推动了罗马法的进步和
完善
B
.缓解了罗马帝国的社会矛盾
C
.有助于维护罗马公民的平等权利
D
.加快了罗马宪政实施的步伐
3
.
“
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自称
“
臣下
”
者的身份最有可能是(
)
A
.封建贵族
B
.城市市民
C
.农奴
D
.基督教徒
4
.大学的形成对中世纪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一。
”
此材料表明了大学的形成(
)
A
.促进了城市居民争取自由与自治
B
.使城市政治建设更加民主
C
.促使城市贸易的发展和影响的扩大
D
.推动了教师行会的形成
5
.
“
通过宗教将松散的部落文化联合起来,并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征战、商业
、政治、移民等)使各个地区的文化得以传播交流。对古代文明典籍进行翻译整理,西方世界的哲学都经由该国传播,并进行完善、总结归纳。
”
材料中的国家是(
)
A
.罗马帝国
B
.拜占庭帝国
C
.法兰克王国
D
.阿拉伯帝国
6
.下图所示为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时间轴(局部)。生产工具的革新是图中第二个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原因。图中第一个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
“
奥秘
”
在于(
)
A
.全球航路探索确立世界的观念
B
.殖民掠夺增加了资本原始积累
C
.王室资金大量投入垄断性贸易
D
.列强瓜分世界以扩大资本输出
7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期,人人心中逐步形成一种想法,那就是:议会执掌无所不包的权力,这是合乎法律的,而且是必须的。另一方面,有一个贤明善良的君主仍被认为是人民的幸福。英国人民这种矛盾的心理(
)
A
.造成了政治革命后政局长期不稳
B
.是实行君主立宪不容忽视的因素
C
.是导致资产阶级革命曲折的根源
D
.导致议会与国王的权力界限不明
8
.
19
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有人在著述中解剖了他的病灶,并提前开出了他的
“
死亡
”
诊断书。该著述是(
)
A
.《
社会契约论》
B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
.《物种起源》
D
.《共产党宣言》
9
.有学者认为,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回应和学习。以下属于传导型发展现代化的国家是(
)
A
.日本
B
.美国
C
.俄国
D
.英国
10
.俄国
1861
年农奴制改革与美国内战的共同点是(
)
A
.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奴隶
B
.都保留了封建残余
C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D
.改变了整个国家的社会性质
11
.从蒸汽机到内燃机,这场机器导致的力量革命使男人在生产领域的力量优势变得无足轻重,女性与男性第一次平等地站在机器面前。获得就业机会的广大劳动妇女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
放运动的发展。材料说明(
)
A
.科学研究引领技术突破
B
.男女平等基本实现
C
.科技进步引起社会变化
D
.国际工人运动兴起
12
.下图为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示意图,其中序号
①②③
处应填入的内容分别是(
)
A
.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诞生科学理论
B
.诞生科学理论、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
C
.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诞生科学理论
D
.诞生科学理论、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
13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有(
)
①
本质上都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②
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并充满矛盾和斗争
③
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④
涉及中国问题并侵犯中国主权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14
.甘地说:
“
非暴力并不是服服帖帖地服从坏人的主意
”
。
1920
年,国大党提出
“
用和平与合法手段获得自主
”
、
“
印度必须跟英国断绝关系,完全独立
”
、
“
批准发动最大规模的群众性斗争
”
。由此可见
A
.非暴力主义具有明显的反帝反殖性质
B
.群众性斗争实际违背了
“
非暴力
”
理念
C
.甘地的思想客观上不利于印度近代化
D
.国大党的理念与甘地思想存在严重分歧
15
.
1933
年
6
月,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限制工业制品的生产,承认劳动者的结社权和团体交涉
解释分析安徽六安皋城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