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中考历史精编模拟试卷
一
一、
选
择
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20
分。
1
.
若要研究我国目前己知最早的汉字第一手资料,应选择( )
A.
B.
C.
D.
2
.
郑和先后七次奉命率船队出海远航,到达了东南亚、南亚、西亚直至东非地区的
30
多个国家。船队所到之处邀请各国前往朝贡,并就地进行交易。以上信息说明郑和下西洋( )
①
增进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
②
发现了非洲大陆
③
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伟大贡献
④
抗击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倭寇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
.
下表所列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大革命时期
抗战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建国初期
改革开放后
打土豪,分土地
地主(给租地的农民)减租减息
没收地主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土地政策
B.
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C.
重视农民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
D.
始终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4
.
“
香港回归祖国不是英国的恩赐或施舍,也不是瓜熟蒂落式的自然回归,而是中英双方在
20
世纪末经过国力、意志、方针政策的较量,中方取得胜利的必然结果。
”
在此,材料充分肯定了( )
A.
邓小平等为香港回归的努力
B.
香港人民回归的迫切愿望
C.
国际社会的正义呼声
D.
海外华侨不懈地推动
5
.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
“
一百年
”
时实现的目标是( )
①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
在红军长征胜利一百年时实现建成发达国家
③
在抗日战争胜利一百年时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
④
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6
.
公元前
4
世纪的亚历山大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了灾难。但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多个文明的大交汇。亚历山大帝国(如图)疆界内的古代文明不包括( )
A.
古埃及文明
B.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
古代希腊文明
D.
古代罗马文明
7
.
宋朝时,四川成都
“
土宜桑桑柘,茧丝织纹纤丽者,穷于天下
”
;太湖流域
“
平原沃土,桑柘甚盛
”“
巢车之声,连(屋)相闻
”
。这反映了( )
A.
江浙地区成为粮仓
B.
南方丝织生产发达
C.
商业贸易呈现繁荣
D.
科学技术成就突出
8
.
1929
年
12
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如图是当时的会址。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 )
A.
“
工农武装割据
”
的思想
B.
“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
的原则
C.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的口号
D.
“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
的论断
9
.
20
世纪上半期召开的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的共同点是( )
A.
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工具
B.
两种社会制度的竞争
C.
都确立了新的世界格局
D.
核心都是中国问题
10
.
大事年表能体现历史发展进程。下列大事年表可以归纳的主题是( )
1949
年
苏联等国建立
“
经互会
”
20
世纪
50
年代
赫鲁晓夫改革
20
世纪
80
年代末
东欧政局剧烈动荡
1991
年年底
苏联解体
A.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B.
苏联的改革与发展进程
C.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D.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0
分。
11
.
发展经济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有作为的统治者无不重视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
“
本富
”
,商为
“
末富
”
,所谓
“
崇本抑末
”
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1)
据材料一,指出孟子和商鞅对
“
农商
”
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
“
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
”
的理解。
材料二:唐太宗在位
20
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他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在政治上,他推
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他在位的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中国历史》
(2)
分别指出材料二中
“
盛世局面
”
和
“
鼎盛时期
”
的名称。据材料二,归纳其共同原因。
材料三:宋朝的制度和文化有了重大发展,这一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
“
商业革命
”
。外贸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而且它也是推动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力量;唐初人们尚轻视
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中国首次出现了聚集
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而非政治中心。
--
摘编
2024年江苏淮安市经开区中考历史精编模拟试卷-普通用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