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中考模拟 历史试卷

2024年江苏淮安市经开区中考历史精编模拟试卷-普通用卷.docx

同步检测 2024年 江苏省 淮安市 格式: DOCX   10页   下载:0   时间:2024-02-16   浏览:54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4年江苏淮安市经开区中考历史精编模拟试卷-普通用卷.docx 第1页
2024年江苏淮安市经开区中考历史精编模拟试卷-普通用卷.docx 第2页
剩余9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4 年 中考历史精编模拟试卷 一 一、 选 择 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20 分。 1 . 若要研究我国目前己知最早的汉字第一手资料,应选择(  ) A. B. C. D. 2 . 郑和先后七次奉命率船队出海远航,到达了东南亚、南亚、西亚直至东非地区的 30 多个国家。船队所到之处邀请各国前往朝贡,并就地进行交易。以上信息说明郑和下西洋(  ) ① 增进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 ② 发现了非洲大陆 ③ 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伟大贡献 ④ 抗击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倭寇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 . 下表所列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大革命时期 抗战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建国初期 改革开放后 打土豪,分土地 地主(给租地的农民)减租减息 没收地主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土地政策 B. 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C. 重视农民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 D. 始终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4 . “ 香港回归祖国不是英国的恩赐或施舍,也不是瓜熟蒂落式的自然回归,而是中英双方在 20 世纪末经过国力、意志、方针政策的较量,中方取得胜利的必然结果。 ” 在此,材料充分肯定了(  ) A. 邓小平等为香港回归的努力 B. 香港人民回归的迫切愿望 C. 国际社会的正义呼声 D. 海外华侨不懈地推动 5 .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 “ 一百年 ” 时实现的目标是(  ) ①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 在红军长征胜利一百年时实现建成发达国家 ③ 在抗日战争胜利一百年时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 ④ 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6 . 公元前 4 世纪的亚历山大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了灾难。但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多个文明的大交汇。亚历山大帝国(如图)疆界内的古代文明不包括(  ) A. 古埃及文明 B.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 古代希腊文明 D. 古代罗马文明 7 . 宋朝时,四川成都 “ 土宜桑桑柘,茧丝织纹纤丽者,穷于天下 ” ;太湖流域 “ 平原沃土,桑柘甚盛 ”“ 巢车之声,连(屋)相闻 ” 。这反映了(  ) A. 江浙地区成为粮仓 B. 南方丝织生产发达 C. 商业贸易呈现繁荣 D. 科学技术成就突出 8 . 1929 年 12 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如图是当时的会址。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  ) A. “ 工农武装割据 ” 的思想 B. “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 的原则 C.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的口号 D. “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 的论断 9 . 20 世纪上半期召开的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的共同点是(  ) A. 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工具 B. 两种社会制度的竞争 C. 都确立了新的世界格局 D. 核心都是中国问题 10 . 大事年表能体现历史发展进程。下列大事年表可以归纳的主题是(  ) 1949 年 苏联等国建立 “ 经互会 ” 20 世纪 50 年代 赫鲁晓夫改革 20 世纪 80 年代末 东欧政局剧烈动荡 1991 年年底 苏联解体 A.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B. 苏联的改革与发展进程 C.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D.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0 分。 11 . 发展经济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有作为的统治者无不重视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 “ 本富 ” ,商为 “ 末富 ” ,所谓 “ 崇本抑末 ” 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1) 据材料一,指出孟子和商鞅对 “ 农商 ” 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 “ 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 ” 的理解。 材料二:唐太宗在位 20 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他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在政治上,他推 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他在位的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中国历史》 (2) 分别指出材料二中 “ 盛世局面 ” 和 “ 鼎盛时期 ” 的名称。据材料二,归纳其共同原因。 材料三:宋朝的制度和文化有了重大发展,这一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 “ 商业革命 ” 。外贸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而且它也是推动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力量;唐初人们尚轻视 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中国首次出现了聚集 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而非政治中心。 -- 摘编
2024年江苏淮安市经开区中考历史精编模拟试卷-普通用卷.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