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历史密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共
48
分。
1
.
《史记•周本纪》记载:“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此天下之中。”青铜器“何尊”之铭文“宅兹中国”记载了其都城建于“中”(即天地之中,今洛阳)。上述历史文献与铭文的内据容一致性说明了( )
A.
洛邑是当时经济最发达地区
B.
西周青铜铸造工艺发达
C.
《史记》记载依赖考古发现
D.
洛邑在西周的中心地位
【答案】
D
【解析】
《史记
・
周本纪》称洛邑“此天下之中”,“何尊”铭文记载都城建于“中(即天地之中,今洛阳)”,二者都体现出洛邑在西周时期具有中心地位,
D
正确;题干中仅提及洛邑是“天下之中”,未涉及经济是否最发达的相关内容,无法得出洛邑是当时经济最发达地区的结论,
A
错误;“何尊”铭文能佐证相关历史地理信息,但题干重点并非强调西周青铜铸造工艺,该选项与题干主旨不符,
B
错误;《史记》是史学著作,其记载有自身的史料来源,并非依赖考古发现,且题干体现的是考古发现(“何尊”铭文)与《史记》记载相互印证,并非说明《史记》记载依赖考古,
C
错误。
故选:
D
。
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以及史料的相互印证,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以及史料的相互印证。
2
.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了以下思想言论,二者的言论共同反映出的治国思想是( )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唐太宗
A.
以民为本
B.
无为而治
C.
重农抑商
D.
崇德尚贤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知,荀子用舟水关系比喻君民关系,强调百姓既能支持君主(载舟)也能推翻君主(覆舟)。据材料“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可知,唐太宗通过割肉充饥的比喻,说明损害百姓利益最终会导致政权覆灭。两则材料都聚焦君主与百姓的关系,强调百姓是政权的根基。体现出以民为本的思想,
A
正确;无为而治是道家主张的放任政策,与材料强调主动重视百姓相悖,排除
B
;重农抑商是经济政策,未涉及百姓的作用,和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C
;崇德尚贤体现的是对人才德行的重视,未涉及百姓的作用,排除
D
。
故选:
A
。
本题考查以民为本,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以民为本,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
2025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历史密卷-教师用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