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末七年级
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
1
.若要了解北京人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的状况,最可信的证据是其遗址上发现的
A
.打制石器
B
.彩色陶器
C
.灰烬烧骨
D
.炭化稻谷
2
.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以
“
发达的中国原始农业
”
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以下材料,其中最可靠的是
A
.关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B
.《诗经》的相关描述
C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D
.《齐民要术》的记载
3
.从黄帝、炎帝的古老传说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
.河姆渡人
栽培水稻
B
.半坡人种植粟
C
.华夏族形成
D
.实行禅让制
4
.实物史料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图
1
和图
2
集中展示了
A
.铸造工艺的高超
B
.早期文明的成就
C
.石器时代的风貌
D
.文字演变的历程
5
.在我国出土的文物中
,
有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
(
如图
)
。在
《战国策
.
赵策》中有秦国用牛耕田,用河流运粮食的记载。这反映了(
)
A
.古代冶炼工艺完善
B
.水利灌溉技术成熟
C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6
.下图为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
“
冰墩墩
”
,其
3D
设计的拟人化熊猫,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此理念源于我国古代的(
)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7
.中国文明社会经过长期的沉积和发酵
,
到战国时期出现了文化大喷发
,
思想大爆炸
,
造就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其中
“
文化大喷发
”“
思想大爆炸
”
是指
A
.诸侯争霸
B
.私学兴起
C
.商鞅变法
D
.百家争鸣
8
.根据图表信息,判断其反映的秦朝政治制度是(
)
信息
1
按地域进行划分
信息
2
官员由皇帝任命、派遣
信息
3
地方服从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的统一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推恩令
D
.行省制
9
.秦始皇实行了
“
书同文字
”
的政策,废除结构上与秦相异的六国文字。这一措施实行有助于推动(
)
A
.王国问题解决
B
.多元文化形成
C
.统一局面巩固
D
.疆域面积扩大
10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
.秦王嬴政时期
B
.秦始皇统治时期
C
.秦二世统治时期
D
.西汉建立初期
11
.《汉书》中记载
“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哉!
”
这反映的治世局面是(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12
.(史记》中记载:
“
偃说上日:
‘…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依仗)其强而合从(合众)以逆京师,?
”
针对这种形势,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
.休养生息
B
.盐铁专卖
C
.实施
“
推恩令
”
D
.北击匈奴
13
.如图是某学校九年级(
1
)班历史兴趣小
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所做的示意图。与该示意图主题最契合的是(
)
A
.农民起义频繁
B
.政权更迭频繁
C
.中央集权加强
D
.外戚宦官专权
14
.《汉书》中记载:
“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
……”
这里的
“
凿空
”
是指(
)
A
.张骞通西域
B
.设置西域都护
C
.班超出使西域
D
.甘英出使大秦
15
.某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历史人物传记,其中提到了三个关键词:针灸、麻沸散、五禽戏。这篇传记描写的是
A
.扁鹊
B
.张仲景
C
.华佗
D
.李时珍
16
.东汉班固在《汉书
·
司马迁传》中称赞
“
其文直,其事核,不
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
。他所称赞的历史著作是(
)
A
.《论语》
B
.《资治通鉴》
C
.《史记》
D
.《伤寒杂病论》
17
.下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货币。两者所起的相同历史作用是(
)
A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B
.继承了春秋战国货币的风格
C
.促进了货币种类的多样化
D
.适应了商业贸易繁荣的形势
18
.现在我们接种疫苗预防疾病,是对下列哪一古代中医理论的创新应用
A
.望闻问切
B
.辩证施治
C
.治未病
D
.临床诊疗
19
.活力青岛,魅力崂山。崂山被誉为
“
海上名山第一
”
,也是著名的道教圣地。道教产生于(
)
A
.西汉
B
.东汉
C
.西晋
D
.东晋
20
.《后汉书
·
孝献帝纪》中记载了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的一次战役:
“
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于乌林、赤壁。
”
该战役
A
.发生于公元
2
世纪初
B
.导致前秦统治土崩瓦解
C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D
.实现了长江以北地区统一
21
.
“
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不是臣下的智力所能预见的。
”
(摘自《汉晋春秋》中《后出师
表》的白话译文)这句话中的
“
臣下
"
所指的我国古代历史人物是
A
.霍去病
B
.诸葛亮
C
.周瑜
D
.司马炎
22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能够全面阐释这一观点的是(
)
A
.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奠定基础
B
.曹魏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C
.蜀国改善了同西
解释分析山东宁津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