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秋九年级(上)学业监测历史与社会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
8
页,答题卡共
4
页。满分
.2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注意事项:
1.
开卷考试形式,可查阅教科书和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讨论、交流资料等行为。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
答第
I
卷的选择题时,请用
2B
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答第
Ⅱ
卷非选择题时,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共
96
分)
一、单项选择题
.
(每题
3
分,共
96
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1
.
9
世纪前半期,在亚欧大陆上同时存在四大帝国,按从西到东的顺序排列,其中
②④“
?
”
处的帝国应为(
)
A
.亚历山大帝国大秦帝国
B
.罗马帝国大汉帝国
C
.拜占庭帝国大唐帝国
D
.奥斯曼帝国大
明帝国
2
.根据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导致出现版画中劳动场景的主要原因是(
)
18
世纪黑奴加工烟草的版画
A
.西欧庄园制度
B
.早期殖民掠夺
C
.文艺复兴运动
D
.美国南北战争
3
.如图中孙中山所说的
“
世界潮流
”
是指(
)
A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
B
.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
C
.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D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4
.
2023
年
12
月,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的一则新闻:
“
美国(国会)众议院决定对总统拜登展开正式弹劾调查
”
。由这则新闻可以看出(
)
A
.美国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B
.美国众议院是最高司法机关
C
.美国总统没有实际行政权力
D
.美国总统权力受到国会制约
5
.知识结构图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如图横线处最恰当的内容应该是(
)
启蒙运动的影响
欧洲:
____
美洲:美国独立战争
亚洲:辛亥革命
A
.法国大革命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新航路开辟
D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6
.下面是摘自
1832
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材料,根据材料推断该报告形成的历史背景是(
)
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
……
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
A
.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B
.纺织技术变革创新
C
.交通运输工具新纪元到来
D
.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7
.
19
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其最主要目的是(
)
A
.掠夺中国财富
B
.打开中国市场
C
.控制清朝政府
D
.开展自由贸易
8
.对下面形势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发展
B
.俄国彼得一世进行改革
C
.章西女王反英民族起义
D
.非洲国家摆脱殖民统治
9
.这条定律既可适用于苍茫的宇宙,也可运用于最微小的物体,它的发现标志着经典物理学的创立。该定律的发现者是(
)
A
.牛顿
B
.法拉第
C
.达尔文
D
.爱迪生
10
.小华同学整理了一些学习内容,据此推测小华研究的主题是(
)
“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
”
“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
”
“
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
A
.民主
B
.法治
C
.改革
D
.革命
11
.有学者指出,从全球视角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霸权开始削弱,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减弱。该学者旨在说明一战(
)
A
.爆发的原因
B
.复杂的进程
C
.战争的性质
D
.深远的影响
12
.现今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的交通工具之一、而使汽车最早进入寻常百姓家的重要发明是(
)
A
.蒸汽机
B
.内燃机
C
.发电机
D
.电动机
13
.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事件与巴黎和会召开有直接关联是(
)
A
.八一南昌起义
B
.黄埔军校建立
C
.五四运动爆发
D
.十月革命开始
14
.下面人物是美国媒体评选出的近代历史中改变世界走向的五位伟人。其中罗斯福上榜的理由是(
)
第一名:毛泽东
第二名:华盛顿
第三名:林肯
第四名:罗斯福
第五名:斯大林
①
打败英国缔造了美国
②
颁布《宣言》解放了黑奴
③
实施新政挽救了美国
④
领导美国打败了法西斯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出现了很多新式武器,包括喷气式飞机和雷达等,有空中火力支持的航空母舰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水面横行的
“
巨舰大炮
”
彻底过时。这表明(
)
A
.战场形势变幻莫测
B
.科技改变战争形态
C
.海洋战争成为关键
D
.战术战法灵活多变
第
Ⅱ
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
16
.【读懂中国常读常
“
新
”
】
2023
年
“
读懂中国
”
国际会议在广州举行,这已经是
“
读懂中国
”
国际会议举办的第十个年头。解读中国,总能让世界
“
常读常新
”
。
材料一
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它有力的向世界展现了中国
人的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
西方现代化的
“
翻版
”
,而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
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