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广东省深圳市二十九校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7
小题,共
34
分。
1
.
良渚古城位于三个山体之间大体居中的位置,宫殿区居于古城的正中心,依托自然山体进行堆筑。建筑设计以中为尊、以高为崇。良渚古城的这一设计展现出( )
A.
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
B.
华夏文明的丰富传说
C.
统治者对权力的凸显
D.
世界最高的建筑水平
2
.
大象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汉代的大象图像主要是驯象图,反映世俗生活的场景;而魏晋南北朝的大象图像多富有宗教色彩,佛教色彩尤为浓厚,驯象图反而不多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汉代追求现世幸福
B.
民族文化的交融
C.
佛教在东汉时传入
D.
外来文化的影响
3
.
如图选自《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于
758
年为悼念在抗击叛军中阵亡的侄儿颜季明所作,既抒发了骨肉俱丧的锥心之痛,还彰显了颜氏家族的忠烈气节。其结字、行文、布局自然,全无斧凿之痕,有多处删改涂抹,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其获此美誉的原因在于( )
A.
反映了安史之乱的全部过程
B.
艺术审美与精神价值相统一
C.
是研究唐代楷书的重要作品
D.
唐代书法风格符合大众审美
4
.
清朝时,朝廷设立机构、组建团队专门从事宫廷戏曲的编写。与前代戏曲文献多为个人编著所不同,清代有大量合作著述性质的宫廷戏曲文献史料。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
戏曲表演艺术已日趋成熟
B.
统治者加强对文化的控制
C.
艺术呈现商品化、世俗化
D.
清朝伶人与文人协同创作
5
.
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主张孔子宗教化,以此作为变法的理论资源。新文化运动后,孔子为宗教家的论调基本消退,转而呈现出不同的人物形象,如学问家、教育家等。这一变化表明( )
A.
历史认识随时代发展而变化
B.
历史解释越新越接近真相
C.
还原历史真相需要考辨史料
D.
历史人物的形象很难还原
6
.
深圳市福田区石厦碉楼(如图)修建于民国初年,楼高五层,每层有木楼相通,各层的四周外墙皆设有通气和采光孔洞,顶层有凸出墙面的防卫设施。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
碉楼多以居住为主
B.
建筑风格中西合壁
C.
社会局势动荡不安
D.
居民生活富裕闲适
7
.
1935
年
5
月
22
日,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红星》刊文主张在宣传标语中不再使用“蛮”字,并将对少数民族的侮辱性与歧视性称谓,如“猺”“狪”“獞”等,一律纠正为“傜”“侗”“僮“等。红军采取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
维护少数民族尊严
B.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二十九校中考历史三模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