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模拟测试试题
历史
(毕节版)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
.位于黔东南州的西江千户苗寨,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其在半山腰建造的独具特色的木结构吊脚楼,具有良好的通风防潮效果。该建筑与我国哪一原始农耕居民的建筑结构最类似
A.河
姆
渡人
B.半坡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
2
.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东汉末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B.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
C.吴国的造船业发达,孙权曾
派卫温到夷洲
D.三国鼎立使当时的中国从混战到实现局部统一,是历史的进步
3
.如下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对某一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①处应为
A.设置台湾府
B.发起雅克萨之战
C.平定噶尔丹叛乱
D.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4
.下列选项中,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张仲景——
——
“医圣”——
—
—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
B.王羲之——“书圣”——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C.宋应星——
——
《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D.罗贯中------《三国演义》——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5
.在近代中国---系列的救亡图存的运动中,洋务运动求自救、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新文化运动引思想,使中国逐渐融入近代文明的大潮。这些运动
A.完善了中国近代民主制度
B.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
C.完成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取得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6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逝世于
A.民国十三年
B.民国十四年
C.民国十五年
D.民国十六年
7
.我国有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桥梁——北盘江大桥,连接云南、贵州;世界上最长的铁路——青藏铁路,连接青海、西藏、改善了民族地区的交通状况,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材料体现我国
A.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
B.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保护
C.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加快少数民族民主改革
8
.有人把1984年称作中国现代公司的元年,诸多驰骋一时的公司横空出世,其中就包括联想。当时还是中科院计算机所研究员的柳传志与其他十名研究员决定,开创属于中国人的计算机品牌——联想。这直接得益于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
9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以下能够反映古希腊文明成就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③⑤
D.②④
10
.中世纪欧洲一个迷信的说法认为大西洋就是地狱的入口处,日落时太阳发出的红色光芒即为明证。而在赤道以南,人们相信那里是无法通过的火焰带。这种认识被打破得益于
A.“
三角贸易”的开展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的兴起
D.黑死病的流行
11
.历史兴趣小组给下表拟定的标题中,最合适的是
时间
20世纪50年代开始
1964年开始
20世纪80年代开始
20世纪80年代末
1991年底
事件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A.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B.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C.走向和平与发展的世界
D.美苏冷战
12
.2023 年12月 22日,第78 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中国的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联合国第8个浮动假日)。对此,网友议论纷纷。下列言论中,不准确的是
A.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B.体现了联合国倡导的多元文化价值理念
C.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
交流互鉴
D.标志着春节成为全世界人民的法定节日
第Ⅱ卷(非选择题
)
二、材料解析题
13.
国家治理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保障。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12分)
【是近人物——感受政治统治】
材料
一
惜秦皇汉武,
略榆文
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
一些泽
东《心园春···期》
(1)杰出帝王的有效治理推动历史发展。请从材料一出现的人物中,任选一位写出人物简介。(3分)
【解读文物——见证经济繁荣】
材料二
图二 北宋纸币钢板拓片
(2)历史文物见证人类智慧和创造力。分别简述图一中文物的作用和图二中纸币的名称和产生的历史背景。(5分)
【识读年代标尺——阐释对外交往】
材料三
(3)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根据年代标尺图,并结合所学,简述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繁荣发展的原因,(2分)归纳古代对外交往的趋势。(2分)
14
.时代精神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五四精神】
材料
一
贵州省毕节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