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
2024
学年度九年级第二次综合性作业设计
历史试卷(闭卷)
注意事项:
1
.历史试卷满分
70
分,历史、道德与法治考试的时间共
120
分钟。
2
.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
4
页,“答题卷”共
2
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卷”对应的题号下)
1
.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与此描述相关的是(
)
A
.金字塔
B
.甲骨文
C
.长城
D
.太阳历
2
.
19
世纪
30
年代,英国青年军官罗林生在伊朗西部的山上发现了一幅雕刻在岩壁上的作品,作品中文字的笔画一头粗一头细。这些文字被称为(
)
A
.象形文字
B
.甲骨文
C
.楔形文字
D
.拉丁文
3
.阿育王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国。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一等级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4
.下列文明成果出自古代不同文明地区,突出体现了古代文明的(
)
A
.传承性
B
.交互性
C
.
多元性
D
.同一性
5
.下面是古代雅典居民政治身份结构图,下列选项中与雅典这种居民结构直接相关的是(
)
A
.有投票权的是成年男性和妇女
B
.小国寡民状态形成直接民主制
C
.奴隶众多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D
.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6
.他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关注人类社会,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有美德,美德来自知识。这位西方先哲是(
)
A
.德误克利特
B
.苏格拉底
C
.亚里士多德
D
.伯里克利
7
.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此举意在(
)
A
.促进基督教传
播
B
.恢复罗马的辉煌
C
.取得部下的支持
D
.稳固自己的统治
8
.阅读西欧某庄园法庭审判案件统计表,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
内容
数量
农奴之间的纠纷
100
件
农奴与庄园主之间的纠纷
152
件
农奴与爵士、教士之间的纠纷
5
件
爵士、教士与庄园主之间的纠纷
8
件
A
.教士与庄园主利益完全一致
B
.在案件中,农奴之间的纠纷最多
C
.庄园法庭处理庄园内部纠纷
D
.佃户利用庄园法庭维护自身利益
9
.
1187
年,位于今意大利的城市佛罗伦萨最终取得自治权,市民们自己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还设立城市法庭。这说明,中世纪后期,获得自治权的欧洲城市,在政治生活方面(
)
A
.专制统治被强化
B
.具有一定民主性
C
.宗教信仰获自由
D
.依然被领主控制
10
.有学者认为,罗马人的法律是现代文明里最真实、最强有力的因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罗马人依旧统治着世界。这里“依旧统治着世界”体现在(
)
A
.拜占庭帝国传承希腊文化
B
.查理曼帝国的建立
C
.罗马法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D
.罗马帝国版图地跨三大洲
11
.如图是日本《盛甲武士》图,武士阶层在古代日本社会(
)
A
.政治地位较低
B
.属于统治阶层
C
.从事农耕生产
D
.阻碍大化改新
12
.阿拉伯文化在世界历史上光辉灿烂。下面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是(
)
A
.统治阶级的重视与扶植
B
.注重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C
.阿拉伯帝国的不断扩张
D
.知识分子的探索与创新
13
.“阿拉伯在后古典时代的远距离网络贸易中占有突出地位。公元
3
世纪以后,阿拉伯成为东方的中国、印度与西方的波斯、拜占庭之
间的贸易往来中日益重要的链条。”这则材料(
)
A
.肯定了阿拉伯在古代文明交流中的纽带地位
B
.称赞了阿拉伯创造的灿烂文化
C
.指明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D
.谴责了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14
.随着习惯法和庄园法的规范,西欧越来越多地区的农奴取得劳役豁免权。农奴取得劳役豁免权的合法途径得通过(
)
A
.积极耕织
B
.战场立功
C
.商业纳税
D
.货币购买
15
.
15
世纪下半叶,不少意大利学者赴西欧各国讲学,传授拉丁文和古典文化,介绍人文主义;同时欧洲各地文人学者亦纷纷前往意大利拜师求学,归
国后广泛传播新文化、新思想。这表明(
)
A
.意大利是文明发源地
B
.理性主义传播到世界
C
.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
D
.文艺复兴在欧洲扩展
二、辨析改错(
8
分)
16
.
交流借鉴、彼此影响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
)罗马建筑吸收了埃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
2
)中世纪欧洲大学的课程设置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仍受伊斯兰教的影响。
(
3
)从
646
年开始,日本仿效汉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
4
)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晚期,英国、法国
安徽淮南市西部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11月月考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