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
A10
联盟
2024-2025
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第
I
卷
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四川广元郝家坪战国墓群,共计有墓一百余座,从出土的秦半两钱以及墓葬形制、随葬品风格等分析,这应与
“
秦民入蜀
”
有关;其中
50
号墓出土的公元前
306
年左右的纪年木牍,记述了更修田律、律令内容、修改封疆、筑堤修桥、疏通河道等大事。据此可知,当时秦国
A.
彻底废除了分封制
B.
吸纳蜀地特色文化
C.
注重对蜀地的开发
D.
工商业的发展繁荣
2
.在汉武帝的支持下,桑弘羊派出大农部
丞
分赴各地,并指派各地
“
均输官
”
分管,
“
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
”
。同时在京师设平准官,接受各地聚积运来的货物,
“
贱买贵卖
”
。这一政策的施行
A.
阻碍了商品正常流通
B.
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
冲击了重农抑商政策
D.
提高了地方官员工作效率
3
.贞观四年(
630
年),唐太宗欲兴建洛阳乾阳殿,给事中张玄
素坚决
反对,他说在国家尚未恢复元气时,这样做的过失比隋炀帝的过失还大,皇帝甚至会得到同夏桀、商
纣
一样的下场。李世民听后欣然接受。这有助于解释当时
A.
盛世局面的出现
B.
君臣矛盾的尖锐
C.
民本思想的形成
D.
政治体制的成熟
4
.宋代在知州以外设
“
通判某州军事
”
一职,简称
“
通判
”
。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附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
A.
控制财政大权
B.
牵制中书门下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制约地方长官
5
.
“
大航海时代
”
后,中国面临着海洋世界全新的冲击。明朝政府在近海地带修建了大规模的防御体系。明清时人评价
“
海之有防,历代不见于典册,有之自明代始,而海之严于防,自明之嘉靖始。
”
由此可见
A.
倭寇成为了明朝政府的主要威胁
B.
明朝时期中国疆域不断得到巩固
C.
郑和下西洋是海防建设的初尝试
D.
明朝对海防的重视具有被迫性质
6
.表
1
中人物的观点共同说明了
表
1
人物
观点
郑观应
“
方今之时,坐视土布失业,固有所不同,欲禁洋布不至,亦有所不能,于无可如何之中,筹一暗收利权之策,则莫如加洋布税,设洋布厂
”
张之洞
“
棉布本为中国自有之利,自有洋布、洋纱,反为外洋独擅之利。
······
今既不能禁其不来,惟有购备机器,纺花织布
”
A.
洋务企业存在的历史局限性
B.
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曲折性
C.
洋务运动
“
求
(历史试题试卷)安徽省A10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