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
2024-2025
学年高一下学期
返校考试历史试题
考生须知:
1.
本卷共
5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
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
Ⅰ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史记》曰:
“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
;
“
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
一
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
。文中的
“
其本
”
指的是
A.
世袭制
B.
宗法制
C.
井田制
D.
分封制
【答案】
B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立了严格的等级秩序和家族伦理规范,春秋时期
“
臣弑君,子弑父
”
等违背伦理道德和等级秩序的现象频发,正是因为宗法制遭到破坏,失去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所以文中
“
其本
”
指的是宗法制,
B
项正确;世袭制是宗法制下权力正常传承的方式,与
“
臣弑君,子弑父
”
等违背伦理道德和等级秩序的行为
(
权力非正常转移
)
不是同一范畴,排除
A
项;井田制是土地制度,主要涉及经济方面,题干中君臣父子关系混乱是政治现象,二者不是同一范畴,排除
C
项;分封制是地方行政制度,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其主要原因也是宗法制遭到破坏,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
下边为
东汉末年至西晋初期我国人口变化统计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人口数量
出处
汉桓帝永寿三年(
157
年)
约
5648
万
《晋书
·
地理志》
汉灵帝光和七年(
184
年)
约
5500
万
《中国人口史》
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
220
年)
约
1500
万
《中国人口史》
西晋太康元年(
280
年)
约
1600
万
《晋书
·
地理志》
A.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
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C
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D.
北方人民流亡南下
【答案】
B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末年至西晋初期(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从东汉末年至西晋完成统一,经历了黄巾起义、军阀割据和三国鼎立等事件,期间政局动荡、战乱频繁,导致人口数量锐减,
B
项正确;东汉末年至西晋建
【历史】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返校考试试题(解析版)(2).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