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
2024-2025
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第
Ⅰ
卷
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专家考证,二十四节气最早见于《尚书》,汉武帝时完备的二十四节气正式编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颁行,当时南方人说
“
不准
”
,东北人也感觉
“
不那么准
”
,而山西河南人说
“
那叫一个真准
”
。这表明
A.
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渊源
B.
中央集权不利于农业发展
C.
历史变迁导致古文明失传
D.
西汉武帝大一统尚未建立
【答案】
A
【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二十四节气主要是根据黄河流域的气候和物候变化制定的,因此在黄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如山西和河南,节气的预测与当地实际气候和农事活动非常吻合,所以当地人会感觉非常准确。
二十四节气体现黄河流域的农业科技成果,侧面表明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相对领先,是华夏文明渊源,
A
项正确;汉武帝颁行二十四节气用于指导农事,虽然因地理气候差异在有的地方不那么准,但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农业发展,排除
B
项;二十四节气沿用至今,并未
“
失传
”
,排除
C
项;汉武帝时期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而非大一统尚未建立,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
下图为
1930
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市的《令狐天恩墓表》砖。释文为
“
延昌十一年(
571
年)辛卯岁四月
朔
戊寅六日水未,前为交河郡内干将,后转迁户曹参军,字天恩,春秋六十有八,令狐氏之墓表也
”
。从中可以解读到的较为准确的信息是
A.
唐朝对吐鲁番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
B.
新疆最早归属中央集权
历史见证
C.
新疆地区已经普遍使用内地的文字
D.
具有研究北朝书法风格的重要价值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为推断题。根据题目具体时空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为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墓表文字来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书写美观刚劲有力,有魏晋南北朝书法典型风格,
D
项正确;
571
年不是唐朝,排除
A
项;西汉设西域都护,时间不符,排除
B
项;材料仅仅是一块墓表使用汉字,不能说明普遍,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3.
明朝江苏常熟地主谭晓雇用贫农治理沼泽,堆高的土地变良田种水稻,低洼的水池养鱼,
堤上筑舍养鸡
鸭,种果木蔬菜,捕捉鸟类昆虫,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销售,收入相当丰厚。此类现象在江南地区已经相当普遍。据
【历史】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