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一试卷 初一历史下

江西省南昌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教师用卷.docx

期末试卷 2025年 2024年 格式: DOCX   20页   下载:1   时间:2025-07-01   浏览:89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江西省南昌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教师用卷.docx 第1页
江西省南昌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教师用卷.docx 第2页
剩余18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江西省南昌市 2024-2025 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共 60 分。 1 . 如图是“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关于①对应朝代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 民族政权并立交融 B. 社会大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D. 繁荣而短暂 【答案】 D 【解析】 581 年隋朝建立, 618 年隋朝灭亡,①对应朝代是隋朝。根据所学可知, 581 年隋朝建立,隋文帝在位时励精图治,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局面, 618 年隋朝灭亡,隋朝是繁荣而短暂的王朝, D 项正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排除 A 项;春秋战国时期的特征是社会大变革,排除 B 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是秦朝,排除 C 项。 故选: D 。 本题考查隋朝的建立与灭亡,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581 年,北周外戚杨坚(即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设洛阳为陪都。 本题者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灭亡。 2 . 中国历史上某一位皇帝以知人善任著称,其麾下文臣武将来源多元:既有归降的敌营猛将(如尉迟敬德),也有敢于直谏的前政敌谋臣(如魏征);既有运筹帷幄的治国能臣(如房玄龄),亦有辅佐决策的外戚勋贵(如长孙无忌)。这位皇帝是(  ) A. 隋炀帝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宋太祖 【答案】 B 【解析】 隋炀帝以好大喜功、滥用民力著称,统治后期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其用人多偏向亲信和迎合自己的官员,并非以知人善任闻名。题干中“归降敌营猛将”“直谏前政敌谋臣”等特点与隋炀帝的用人风格不符,他更倾向于集权和控制,而非广泛吸纳不同背景人才, A 错误。唐太宗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和巩固过程中,广泛吸纳各方人才,尉迟敬德原是刘武周部下,魏征曾是太子李建成的谋臣,房玄龄、长孙无忌均为其重要辅佐者,完全符合题干描述。他以善于纳谏、用人不拘一格闻名,“知人善任”是其统治的重要特点,与题干中“文臣武将来源多元”高度契合, B 正确。唐玄宗统治前期虽有开元盛世,用人较得当,但后期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权臣,导致朝政腐败,且其麾下核心人才多为长期追随的官员,较少有“归降敌营猛将”“前政敌谋臣”这类多元来源。题干中“敌营归降”“前政敌”等关键信息与唐玄宗的用人背景不匹配, C 错误。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其核心班底多为自己的亲信将领(如石守信等),且为加强中央集权推行“重文轻武”政策,用人偏向文臣和嫡系,较少吸纳敌营或前政敌人才。题干中“来源多元”“敌营猛将”“前政敌谋
江西省南昌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教师用卷.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