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期末联合检测试卷(历史) 第5页 共7页
历史 参考答案
1~5 ADCAD 6~10 ACDBD 11~15 CBCDB
1. A。波斯帝国对亚历山大帝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影响很大,印加帝国与欧亚文明之间基本处于隔绝状态,C 和 D
的时间在波斯帝国之前,故排除。
2. D。罗马法的复兴与 11 世纪欧洲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罗马法能够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A 和 C 的说法绝
对化,B 不是罗马法复兴的主要原因。
3. C。民族方言史学与民族意识觉醒相关,编年史的出现也与民族意识苏醒相联系。A 和 D 的时间不符合,12
世纪前后欧洲城市经济逐渐发展,繁荣的说法有误。
4. A。日本幕府时期和欧洲封建社会都处于中古时期,都有人身依附关系。幕府统治时期天皇没有实权,故排
除 B,欧洲和日本当时的土地都不可以买卖,故排除 C,二者之间没有相互影响,排除 D。
5. D。综合材料信息可知,D 全面概括了材料的信息,A 是材料的部分信息,C 说法有误,B 材料没有体现。
6. A。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关注社会与自然,以严谨的态度,观察、实验等方法研究自然现象,蕴含了自然科
学发展的基本方法和理性精神。文艺复兴的重点还是在文学艺术领域,也没有完全摆脱宗教神学束缚。
材料不能说明文艺复兴直接推动启蒙运动的发展。
7. C。巴黎公社领导人创作的《国际歌》 ,反映深受压迫的苦难的民众,尤其是无产阶级奋勇反抗旧世界,反抗
资产阶级的剥削压迫,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诉求和斗争精神。
8. D。19 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其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反映了经济发展影
响上层建筑的变化。光荣革命后,工商业阶层就已经掌握国家政治权力,C 错误。这一现象与君主立宪
体制逐步完善无关,世袭贵族并未完全退出政治舞台。
9. 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位绅士抢夺撕裂的地图是非洲地图,结合 19 世纪末的背景可以推断该漫画主题是讽
刺欧洲列强瓜分非洲的事件,不是两大军事集团对峙。英国荷兰争夺海上霸主不是 19 世纪,漫画无法体
现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10.D。19 世纪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其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美国城市化进
程,深刻改变了美国的社会面貌。外来移民涌入也是影响美国社会变化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此时
期美国尚未大规模对外殖民构建起殖民帝国。
11.C。福泽谕吉《脱亚论》认为中国、朝鲜大碍于日本,应该脱亚入欧,采用西方列强的方式对待中朝,蕴含
对外
重庆康德2023年春高一(下)期末联合检测历史参考答案.pdf